一般文章
【古人是如何取名的】

【古人是如何取名的】

與現代人「姓」加「名」的簡單命名相比,古代人的名字是非常講究的,在中國古代,「名」和「字」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那麼古人是如何給孩子起名字的?他們在起名時又是如何選字的呢?

中國最早的姓名出現於甲骨卜辭上

  • 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孩子3個月時由「父名之」

《左傳》記載申繻曾提出取名選字「五原則」

古代一般在孩子3個月大的時候,由父親取名,至於取「字」,則在20歲行冠禮時進行。據《左傳》記載,先秦時期魯國大夫申繻曾提出取名選字「五原則」: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具體解釋是:「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在具體選字時,「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申繻的取名原則反映了先秦時期的起名風俗,其核心是「避諱」。中國封建時代姓名避諱風氣大流行,最早正是始於先秦。

  • 漢代

漢代取名流行用「單字」

漢代從皇室到平民大多取單字名

在漢代,尊老、稱謂、身份、德行一類敬謙美辭成為漢人取字時的首選,在先秦人常用的伯、仲、叔、季四字基礎上,又增加了元、長、次、幼、少、公、翁、君、臣、侯、賓、士、民、郎等字。漢代最鮮明的取名特徵是,從皇室到普通老百姓都以單字取名,如漢高祖劉邦、漢文帝劉恆、漢武帝劉徹。取單字名之風對後世影響深遠,南宋及以前的皇帝大多數也是單字名。

漢高祖劉邦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取名青睞「之」字

魏晉時期人們偏愛用「之」字命名

魏晉南北朝時期,取名出現兩大特點,一是助詞「之」受寵,名字帶「之」成為時尚;二是父子、長幼之間用字不再避諱,名字中出現同字現象。比如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倆的名字中都有「之」字。在當時,地位高者或權力大者,名字里往往都帶「之」字,如為《三國志》作注的南朝宋人斐松之、北魏著名道士寇謙之等。

  • 宋代

宋代出現「五行」「八字」配合起名,宋人對於陰陽五行等方面非常在意。在宋代及以後,除了考慮傳統的避諱,取名時還要講陰陽五行、生辰八字、生肖屬相、八卦六爻等等。這其中,以「生辰八字」與「陰陽五行」配合入名最為流行。宋代取名的另一大變化是「字輩取名制」開始流行。中國譜系最完整的孔氏族譜,就是從北宋元豐年間開始編修的。字輩取名也叫「世代排名」。在宋以後,這一取名方法便成為古人取名的主要手段,凡同宗同輩者,皆用一個固定的字入名。

 

  •  元代

元明流行「數字」入名`,元代一般漢人只能以排行或父母年齡來取名。在所有朝代中,數字名在元代最為流行。元末起義軍首領之一的張士誠,原名「張九四」,「士誠」是一讀書人獻給他的。而明太祖朱元璋原名則是「朱重八」。這種數字取名風俗,與朝廷政策有關。在元代,朝廷規定,漢人庶民無職者,不許取名,只能用排行、父母年齡等來稱呼。

  • 古代取名的其他特點

無論哪個朝代的古人取名時,所受的限制都要遠高於現代社會。像現代流行的重字名、姓名同字同音,也是古人所忌諱的。名字重字在古人眼裡是身份低賤者用名,有身份的人,特別是男人不取重字名。

唐宋以後,人們起名忌與帝王、壞人等重名,不用凶字、壞字。宋徽宗時,江西有個叫「孫權」的人,與三國吳主同名,因此被舉報圖謀不軌,「寓意僭竊」。

明代以後直至現代,字輩取名制普遍流行。明惠帝(建文帝)朱允炆名中的「允」字,便是輩分字。到了清代,人們取名時限制已大大減少,除了一些高門大族之外,大多數普通人取名時有一本《康熙字典》就夠了。

<康熙字典>

 

資料來源:每日頭條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