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活動集錦
  三山養秀   瀾清學海  解讀中國「人才之道」「東南第一學府」源起

  三山養秀  瀾清學海 解讀中國「人才之道」「東南第一學府」源起

福州鰲峰書院—康熙賜額「三山養秀」

        乾隆賜額「瀾清學海」

解讀中國「人才之道」

人才是國家社會良性運轉的催化劑,甚至是重要的推動力。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經濟的發達、文化的昌盛等都離不開人才。人才是打天下摧城拔寨的利器,也是治天下理政安邦的良方。中國自古以來都重視培養人才,懂得選拔人才。今天我們就首先從我國的封建社會最重要的科舉制度講起,來看看我們的祖先們是如何培養、選拔人才的。

01  何為科舉

中國封建王朝通過設立各種科目公開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創始於隋,形成於唐,完備於宋,強化於明,至清趨向衰落,光緒二十七年(1901),武科考試正式廢止,歷經1300餘年。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對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觀念和社會風尚有重大影響。

02  隋朝開創

在隋朝以前,中國古代官吏選拔制度各代不同,但薦舉任官制一直佔有重要地位。魏晉南北朝奉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把持鄉舉里選,壟斷仕途。隋朝立國後果斷進行改革,廢除九品中正制,創建科舉考試。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

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

03  唐朝形成制度

隋朝滅亡後,唐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

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主要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

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採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中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

04  宋朝科舉制度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第;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二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譽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後,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治者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譽錄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

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著政治鬥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05  清朝科舉制度

清人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儒生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清代有府學、州學和縣學,統稱為儒學)。儒學和孔廟在一起,稱為學宮。生員「入學」後即受教官(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的管教。清初生員尚在學宮肄業(有月課和季考,後來變成有名無實了),又稱為生,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

生員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生,有一定名額,由公家發給糧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額;新「入學」的稱為附生。每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1)鄉試,(2)會試,(3)殿試。

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於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參加鄉試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回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鄉試考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又稱為春闈。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後一般要舉行復試。

以上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解密中國「東南第一學府」源起

閩王王審知的「人才之道」

以上我們一起探究了隋唐以來的科舉制度,其實也就是中國古代官方培養、選拔人才的制度。自古以來如何選人、用人,一直都是國家社會的主流話題,是用人為賢,還是不拘一格,唯才是舉?其實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是用人的人,所用的人以及用人的單位三者是否契合而已。有劉邦、曹操的唯才是舉,成就漢朝天下,一方霸主,也有諸葛孔明的用人為賢,成就三分天下,流芳千古。作為唐末五代十國時期閩國的奠基人與開創者的王審知,是如何培養、選拔人才的呢?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下閩王王審知的「人才之道」。

        

當中國歷史推進到唐末、五代時,中原一帶戰爭連綿不斷,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而地處東南邊隅的福建,卻離戰場,社會比較安定,此時正值在「閩王」王審知統治時期,在他的「保境安民」、「輕徭薄賦」,努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設「招賢院」,辦「四門學」等一系列開明政策統治之下,福建出現了相當繁榮的景象。

01  禮賢下士,選賢任能

唐末五代時期,中原戰亂頻仍,民無寧日。此時的王審知在結束了武力拼爭之後,開始把注意力轉向文治。首先他招懷遺散,收撫唐朝流亡的知識分子,並委以重任。他每「懷尊賢之志」,「酷好禮下士」,「招賢下士有吐哺之風」,在軍「能與士卒同甘苦。士未食,不親匙筋,士未飲,不近杯水。」針對當時中原戰亂,人心惶惶,給許多有識之士造成不願在當地做官的情況,他採取「保境安民」,創造一個較為安定的局面,使許多賢良之士,紛紛應募入閩。

這些賢良之士為何千里迢迢,不避艱難險阻,來到自偏僻福建,不事另人,唯獨投奔王審知,更證明王審知禮賢下士,因此深得文人學士之心。」

同時王審知針對「五代任官,不權輕重,凡曹椽簿尉,有齷齪無能,以至昏老而不任驅策者,始注為縣令,故天下之邑多不治,甚至誅求刻剝,猥跡萬狀」的吏治腐敗現象,堅持「任人為賢」,就地取材。

02  設「招賢院”,興辦「四門學」

為了禮納時賢,讓有一技之長的賢能良士都能發揮自己的才能,在福州、泉州等地設「招賢院」,一時中原士族,像知名的黃滔、韓偓、徐寅、王滌、崔道融、王標、夏侯叔、王拯、王倜、翁承贊等,皆出入招賢院,這些人都是才華稱著一代的人物,長期為王審知所重用。

這些賢能良士的基本生活費用由王審邽接濟。王延彬奉父命築招款待他們。由於他們的到來,對福州的文化教育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遂使「蠻荒」之區變成「海濱鄒魯」。

    閩王時期「招賢院」—福州文廟

由於當時入閩,荒服偏辟,民多不識丁,福州的教育事業在唐代李椅、常滾重視教育出現的「閩越有長才,秀民通文書,與上國齒」的文層興盛局面,此時因連年戰爭,只重武不重文,造成許多文人投閒置散,出現了斷層現象。宋人歐陽修曾感嘆「五代無教育」,甚是悲哀。

為了改變福建這種教育落後的面貌,王審知開始著手在閩境內興辦教育,廣設學校。先是號召各地「廣設庠序」,使州有州學,縣有縣學,鄉僻村問設有私塾。並撥出專門經費供給師生膳食。

閩王時期「四門學」鰲峰書院現址

五代後梁龍德元年(921年),王審知採取翁承贊的建議在福州留暉門外「建四門學」(經、史、哲學、文學),以「教閩士之秀者」。聘請著名文人陳郯、黃滔等做「四門博士」即「四門學」教授),其主旨在於「聚書興教,使民知禮義,從善如流。同時招納文士,士子既有進身之階,由銓叔以任官,一時文質大振,並由管城丞(即現在教育部長)周啓文,設「鰲峰書院」於九仙山(今福州於山),請福州紳老吳勖進士為大教授,選拔多方之秀,讀書於名山秀水。閩王並按期親臨閱卷,論才授職,八閩讀書蔚成風氣。

閩王祠中的千年唐碑「恩賜琅琊王德政碑」

王審知的興教的事跡,《恩賜琅琊王德政碑》有載:「興崇儒道,如尚文藝,振古風、郁更舊俗,豈須齊魯之變,自成洙泗之鄉,此得以稱善教化矣。」「尚以學校之設,足為教化之源。乃令誘掖蒙童,興行禮讓,幼已佩於師訓,長皆置於國庠。俊譴相望,廉秀特盛」、「酷好禮下士,唐公卿子弟多依以仕宦。又拓四門學以教閩中秀士。」

從以上記載可窺其當時王審知重教興學之一斑,並取得很大的成績,至後唐開成初年,競有侯官蕭膺等四個閩人及第,驚動朝野,朝中人士紛紛稱贊說:「幾人天上爭仙桂,一歲江南折四枝。」閩中從此成了一個文儒之鄉。

清末同光派詩人,閩侯陳衍,在《補訂(閩詩錄)敘》說:「文教之開興,吾閩最晚。至唐始有詩人;至唐末五代,中土詩人時有流寓入閩者,詩教乃漸昌;至宋而日益盛。」出現「千家燈火讀書夜」的苦讀景象,史稱當時八閩文學之盛、為五代十國文化之冠。

03  搜求古籍,搶救文物典籍

唐末,由於北方連年戰亂,造成全國各地所藏眾多珍貴的圖書典籍大多散失,為了充實編史資料,王審知特地組織一批文人學士,開展一場「蒐集古籍」的活動。

他親自參加該項工作。對能夠蒐集到的書簡,都「次第題」,「森羅捲軸」。進貢給中央朝廷,或作為禮品贈送「鄰國」。為搶救和保藏祖國文化遺產,作出了貢獻。

王審知還令人蒐羅佚書,又為徐寅刊印《釣磯文集》等。這是福建早期的刻印書籍之一。朱維斡《福建史稿》稱之為:「麻沙印刷業可能在這個時候萌芽。」從而推動了福州文化事業的發展。

王審知為徐寅刊印《釣磯文集》

綜上所述,閩王王審知在閩統治二十九年時間里,把當時經濟文化落後的福建,在歷史上第一次得到較大規模的開發,他禮賢下士,招聘賢能,設招賢院,廣設四門學校,培養並重用一批避亂入閩的賢良志士,傳播中原的先進文化,促進了福州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使「蠻荒之地」,遂成為「海濱鄒魯」,八閩文風為之大盛。這是難能可貴的。

三山養秀   瀾清學海

近代中國,鰲峰書院走出不少俊賢。這其中,有為人所熟知的民族英雄林則徐,有理學家蔡世、孟超然、鄭光策,有與龔自珍齊名的詩人張際亮,有大學問家陳壽祺和「政事文章,經史著述,卓然當代偉人」的梁章鉅,有鐵面無私的傳奇人物陳若霖。

以鰲峰書院為橋梁,閩都文化曾深刻影響海峽兩岸。清朝統一台灣初期,在台灣設府,隸屬福建。福州成為當時閩台當地的最高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列全國頂級書院的鰲峰書院,自然成了不少台灣學子慕名求學之地。

從福州鰲峰書院畢業的閩都士人,有些也到台灣擔任教職,把閩都文化帶到台灣,教書育人,傳播儒家思想,大力發展當地的文教事業。清代台灣各地先後設置書院,其中就深受福州鰲峰書院的影響。

如今仍傲立福州於山的鰲峰書院,用他特有的方式,承載著新時代中國的文化血脈。三山養秀,瀾清學海,曾經的中國「東南第一學府」,將不負盛名,開啓盛世中華新篇章。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