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文章
風虎雲龍,建邦興國,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風虎雲龍,建邦興國,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浪淘沙令  —  北宋   王安石

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
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只在談笑中。
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易經有雲:「雲從龍,風從虎」,雲風喻賢臣,龍虎喻明君,意為明君與賢臣合作有如雲從龍、風從虎,建邦興國。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謹以此詩致敬英雄——開閩三王及開閩功臣。

開閩三王原畫設計   時代背景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從唐高祖李淵稱帝建立唐朝開始。初唐時國力強盛,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了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導致全國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溫控制。他迫使唐昭宗遷都洛陽,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禪位,唐亡。朱溫建國「梁」,史稱後梁,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戰國和南北朝之後,又一個政權割據分裂的時期。它在歷史上存續了整整73年,在這期間,政局混亂,戰亂頻生,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了五大分裂政權,它們分別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這五大分裂政權被合稱為五代,以及包括前蜀、後蜀、南吳(楊吳)、南唐、吳越、閩國、南楚(馬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個割據政權,政權更迭,分裂動蕩。

「開閩三王」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的開閩傳奇,則是跨越了唐末與五代十國這兩個動蕩時期。王家三兄弟為光州固始縣(今河南省固始縣)人,秦國名將王翦之後,三人以才氣聞名鄉里,邑人並稱三人為「三龍」。

01

王者之風・閩王・王審知(862年—925年),字信通,號詳卿。五代十國時期閩國開國國君,威武軍節度使王潮和威武軍節度副使王審邽的弟弟,「開閩三王」之三弟。

王審知出身貧苦,早年隨大哥王潮加入王緒起義,隨軍轉戰福建。唐光啓二年(886年)八月,帶兵攻取泉州,以泉州為根據地,招懷離散,均賦練兵,為統一福建、鼎建閩國打下基礎。唐景福初年,攻下福州,逐步統一福建。

唐乾寧四年(897年),兄長王潮去世後,繼任威武軍節度使、福建觀察使,加任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受封琅琊郡王。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出任中書令,冊封閩王。在位之時,奉行「寧為開門節度使,不做閉門天子」,選賢任能,減省刑法,減輕繇役,降低稅收,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倡導「聚書興教,使民知禮義」,開辦「四門學」(經、史、哲學、文學),興建港口,大力推動海上貿易,促進福建的經濟和文化發展。

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終年六十四歲,謚號「忠懿」。次子王延鈞稱帝後,追贈昭武孝皇帝,廟號太祖。憑借治理福建發展的貢獻,後世尊稱「開閩尊王」、「開閩聖王」、「忠惠尊王」。宋太祖趙匡胤為表彰其治閩功德,追封「八閩人祖」。

設計理念:

人物性格:王審知不僅胸懷大志,具有文韜武略,而且有膽有識、足智多謀,並且生性恬淡,不求功名。

人物服裝:唐代承前繼承了周、戰國、魏晉時期的風格,融周代服飾圖案設計上的嚴謹、戰國時期的舒展、漢代的明快、魏晉的飄逸為一體,又在此基礎上更加華貴,使服飾、服飾圖案達到了歷史上的高峰。王審知頭戴黑帽,帽沿正上方繡有「知」字,又因其為「閩王」,故設計御黃色長袍,繡有龍形圖紋,長袍外罩紅色披風,彰顯其尊貴地位,並且灑脫飄逸,盡顯王者風範。

人物坐騎:王審知一身酷愛騎白馬,「白馬三郎」不僅僅是他的綽號,後來成了他的別稱。王審知胯下的白馬,高約兩米左右,渾身肌肉如同藝術大師精工白玉雕琢而成,充滿了爆發力感,野性繚繞,如獅如龍,無比神駿,仿若是天上靈獸一般。讓人不由感慨此場景與唐代李白《發白馬》的詩句「將軍發白馬,旌節度黃河」如出一轍。

畫面解析:青年時期的王審知騎著白色駿馬,高瞻遠矚,深謀遠慮,運籌帷幄,在心中擘畫著閩國的美好藍圖。背景為唐代木結構建築,屋檐高挑向上翹起,屋檐分為上下兩層,而且色調簡潔明快,屋頂舒展平遠,給人莊重、大方的形象,這是在宋、元、明、清建築上不易找到的特色。門窗樸實無華,窗櫺設計以「閩」字,與王審知人物的年代、地域相吻合。

02

剛猛豪邁威武王潮(846年-898年),原名王審潮,字信臣。唐朝末年福建割據軍閥,五代十國的閩國的奠基人,「開閩三王」之大哥。

王潮早年曾擔任固始縣佐史,唐中和五年(885年),參加王緒起義,領軍轉戰福建。推翻多疑猜忌的王緒,率軍攻佔泉州,自領泉州刺史。唐大順二年(891年),得知福建觀察使陳岩去世,令堂弟王彥復任都統,三弟王審知任都監,攻取福州。割據福建全境,出任福建觀察使。唐乾寧三年(896年),唐廷升任福建為威武軍後,王潮成為首任威武軍節度使,加任檢校左僕射。

王潮割據福建期間,對外交好,對內「招懷離散,均賦繕兵」,釐定賦稅,迅速恢復生產,使得福建在其統治時期得到恢復,奠定了後來王審知開創閩國的基礎。

唐乾寧四年(897年)冬,王潮病重。儘管王潮當時有四個兒子王延興、王延虹、王延豐、王延休,二弟王審邽也還在世,但他選擇了最有才幹及威望的三弟王審知掌理軍政事務,成為繼承人。

唐乾寧四年十二月(898年1月),王潮病逝,時年五十二,獲贈司空、秦國公,謚號「廣武」。

設計理念:

人物性格:王潮不僅有雄才大略、心胸寬闊,而且敢作敢為,驍勇善戰,並獨具慧眼。

人物服裝: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朝代,其軍事實力在當時也是無人能及。因此當時所用的軍鎧,不僅重量更輕,防禦力更強,甚至連造型都相當美觀。更重要的是,這種鎧甲的防箭效果非常好。王潮身披鎧甲,外罩紅色披風,頭盔正中有「潮」字,威風凜凜。

人物坐騎及兵器:王潮的坐騎為一匹黑色高頭大馬,鬢毛條條分明,體態輕盈,雙蹄騰空,十分有力,眼神堅毅而深遠,不愧為「英雄之馬」。右手持七尺大刀,刀身較長,刃薄而脊厚。

畫面解析:青年時期的王潮身著鎧甲,紅色披風隨風飄揚,一身正氣凜然,臨危不懼,盡顯英雄將領之氣慨,他一路披荊斬棘,所向披靡,平定福建,為後來閩國的繁榮創造堅實的基礎。背景為平定福建的戰場,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戰士們的雄心壯志跟著「閩」國旗幟一起飄揚,那是必勝的決心。

03

溫文爾雅・刺桐・王審邽(858—904年),字次都,「開閩三王」之二哥。隨兄參加王緒起義,渡江南下,進入福建地區。唐乾寧年間,擔任授威武軍節度副使、泉州刺史,政績卓著,檢校工、兵、戶三部尚書,冊封固始侯。

王審邽主政泉州時,創設招賢院,成為中國歷史上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舉措。唐末,中原混亂,戰爭頻仍,人民苦不堪言。而在王氏三兄弟治理下的福建,經濟相對繁榮,社會安定,與中原地區民不聊生的景象形成了鮮明對照。於是,中原公卿士族遂相繼入閩避亂。

為了保護和利用這一寶貴的人才資源,使之為閩地發展服務,時任泉州刺史的王審邽便毅然作出了設立招賢院的決策,並派其子王延彬負責。因此尚文之風在泉州蔚然形成,「童蒙誘掖,學校興舉」,泉州因此獲得了「海濱鄒魯」的美稱。這一風氣的形成,奠定了泉州的文化底蘊,致使大批人才聯袂而出。

唐天祐元年(904年),王審邽去世,時年四十六歲,謚號武肅。

設計理念:

人物性格:王審邽不僅熟讀詩書,舉止文雅、而且性情和善,機巧聰明,低調謙遜、謹慎小心、鞠躬盡瘁。

人物服裝:唐朝服裝承襲歷朝的染織技術水準,絲織品的染色圖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服飾大方、華麗,在悠久的中國古代服飾史中,唐朝美學堪稱包羅萬象,璀燦輝煌。
烏紗帽原是民間常見的一種便帽,但作為正式官服的一個組成部分,卻始於隋朝,興盛於唐朝。王審邽頭戴黑色官帽,帽沿正中繡有「邽」字,身著棕色閒逸的廣袖長袍,因王審邽曾擔任泉州刺使,而泉州的市花為「刺桐花」,所以長袍設計為刺桐花紋,清貴爾雅,不失學者風範。

人物配飾:王審邽重視人材,在閩設立「招賢院」,重視教育,其本人亦飽讀詩書,學識淵博,博採眾長。故設計手持長卷,認真秉讀。

畫面解析:整幅畫面採用的是最淳樸、最本質的大地色系,自然系的色彩和燭光相映成景,同時畫面上光影層次變化豐富,窗外樹影婆娑,窗花上的龍虎底紋若影若現,窗櫺上設計以「閩」字。王審邽端坐在書案前,溫文爾雅,手持長卷,秉燭夜讀。沈穩的色彩和王審邽謙遜、淳樸的性格相符合,整個畫面低調又平和。此場景也正如唐詩人薛令之《靈岩寺》所描寫的詩句:「草堂棲在靈山谷,勤苦詩書向燈燭。」

04

開閩三王・千年海絲:公元886年,開閩三王據閩執政,開啓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開端,由此締造了10-14世紀世界體系中最繁盛的東方傳奇。

開閩三王執政期間開拓閩北(福安)、閩中(福州)、閩南(泉州)三大港口對外貿易,建立北上、南下、朝貢三條航線,並建立完備的貿易體系。「招徠海中蠻夷商賈,盡棄苛什縱其交易,斂不加暴,而國用日以富饒」。並在泉州設立「榷利院」與「海路指揮使」和「轉運使’,承辦蠻舶交易,發展對外通商貿易。

設立「百工院」,引進中原地區先進技術。當時福建的制瓷、礦冶、造紙、種桑、養蠶、制茶、產鹽等都已經很發達。農業、茶果業、手工業的發展促使商品經濟的發育。構建產、運、銷聯動的綜合系統。福州、泉州兩個主要對外貿易港口城市打造由碼頭(水運節點)與橋(陸運節點)構成的海港與城區水陸轉運系統。因此,福建的茶葉、陶瓷、銅鐵、紡織品、紙張等特產遠銷海外,並將海外的象牙、沈香、犀角、珍珠、玳瑁、玻璃等貨物運回福建,使福建外貿從過去的轉口貿易一躍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心。

在泉州大力發展航海業與造船業,正因為這個基礎,泉州港才能成為當時東方商貿第一大港,才能在泉州開啓了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出現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的鼎盛。

這一開放式的重商思想與大膽的對外貿易舉措,是對我國古代傳統的「農桑為本,商為末」的經濟思想的突破,奠定了東方海上絲綢之路的開端。

設計理念:

人物服飾:畫面正中間為閩王王審知,身著御黃色長袍,上面繡有龍形圖紋,尊貴華麗,灑脫飄逸,突顯王者風範;左側為大哥王潮,身著藍色長袍,繡有虎紋,彰顯胸懷寬廣,沈著穩健的閩國奠基者風骨;右側為二哥王審邽,身著大地紅長袍,輔以祥雲花紋,顯示低調淳樸,清貴爾雅的學者氣質。

畫面解析:「開閩三王」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佇立在閩國碼頭,凝視遠方,眼中帶著對海上絲綢之路飛速發展的光芒,心中謀劃著宏偉藍圖。壯麗寧靜,碧藍無邊,在眼光所能看到的遠處,海和淡藍色的雲天相連。瓦藍瓦藍的天空中,海鳥一群群地飛來,好像是一朵朵飄浮著的白雲,它們舒展著雪白的翅膀飛翔在藍天。碧波蕩漾的海面上,一艘艘「福船」揚帆起航,締造出了海上絲綢之路。如果說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麼「開閩三王」的智慧就像大海一樣深遠,他們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亦是閩國繁榮富強、國泰民安的創造者。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