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雪峰寺竟起源於一截枯木?讓我來告訴你這段前世今生的故事

雪峰寺竟起源於一截枯木?讓我來告訴你這段前世今生的故事

贊雪峰奇景

太華凝結素芙蓉,隔崦流雲淡復濃。

夏入伏中微覺暑,時移秋半便如冬。

銀鋤錯落千重嶺,玉砌嵯峨百丈松。

幾度雨花台上望,光搖樓閣起霜鐘。

 

閩王王審知與雪峰寺的千年佛緣

佛教在吳晉之際傳入福建,至宋代在閩達到全盛,慶歷年間,僅福州地區佛寺就達1625座,宋代太守謝泌曾賦詩曰:「湖田種稻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城裡三山千簇寺,夜間七塔萬枝燈。」

而福建佛教的興盛,始於王審知治閩三十年。晚唐的社會動蕩不安,藩鎮據地為王,閩王王審知執政閩地開始,為了建立比較穩定的地方治理,因此王審知很重視佛教安定人心,消除社會紛爭,所以實行崇佛政策,興建和修復了267座佛寺,閩地佛教風氣濃厚。

千年以來,八閩都會的福州境內名寺遍布、高僧輩出,堪稱「東南佛國」。唐代大文豪劉軻認為「天下精剎往往稱閩州勝絕」,其識見當有道理。

一千多年間,這267座寺廟或經歷變遷,輾轉幸存,香火綿延,如雪峰、開元、西禪、湧泉等寺院;或淹沒於歷史塵埃,僅留下零碎的痕跡,如南禪寺;或因戰火人禍,消失無蹤,如羅漢寺。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顧閩王王審知與雪峰寺的千年佛緣。

雪峰崇聖禪寺簡稱雪峰寺,位於閩侯縣大湖鄉境內西北雪峰鳳凰山南麓,始建於唐咸通十一年(870),距今千餘年歷史,與鼓山湧泉寺、西門西禪寺、北峰林陽寺、象峰山崇福寺並稱為福州五大禪林,是禪宗雲門、法眼二派的發源地,素有「南方第一叢林」之稱,享有「北有趙州,南有雪峰」的贊譽。

雪峰寺山門

1983年,雪峰崇聖禪寺被國務院公佈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雪峰寺這座深山古寺歷代高僧雲集、風景宜人,抒寫著自已獨特的經歷,千年的興衰。

雪峰寺被國務院評為全國重點寺院

雪峰寺發源地——枯木庵

枯木庵是雪峰寺的發源地,民間有「先有枯木庵,後有雪峰寺」之說。枯木庵位於大湖雪峰寺旁,庵內有一截千年檉杉枯木,據說是雪峰寺開山祖師義存法師剛到雪峰時最初棲止的地方。

枯木庵題字

唐咸通年間,義存法師與僧眾十三人到象骨峰(今雪峰山)傳法,卻沒有居住之處,只好棲身在一段千年枯木中。艱苦的環境,並不能動搖義存法師和眾僧的向佛之心,他們依然堅持修行。當地的鄉紳藍文卿見狀十分感動,於是發動村民砍茅草遮住枯木,為義存法師建了一座草庵居住,這就是今天人們看到的枯木庵的前身。

枯木庵全景

閩王王審知一次夜遊象骨峰(今雪峰山),見遠處的一棵樹周圍竟隱約發光,原來是義存法師正坐在樹內參禪打坐,王審知趕忙下馬上前請教。兩人一見如故交談甚歡,從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閩王王審知問義存法師:「象骨何奇?」禪師回答:「山頂,暑月猶有積雪。」閩王說:「可名雪峰。」故改名雪峰山。義存法師亦因此被稱為雪峰義存。明何喬遠《閩書》中也對此由來有記載。

雪峰寺雪景

閩王王審知主政時十分尊崇佛教,因與義存法師交情深厚,時常去聽其講道,受義存的感化,捐資三十萬貫,為雪峰寺造橫屋二十間,並奉義存法師為「國師」。898年,王審知又請義存法師及其高徒玄沙師備入府,為他講說禪法要義,受益頗深,立誓受持佛法,故又捐資四十萬貫,建大殿堂房屋百千餘間,僧眾多達1500多人,每逢法事,便可見雪峰寺香火鼎盛的場景,也創下了雪峰寺歷史上三大殿、三禪堂、七齋堂的鼎盛時期,成為南方罕見大叢林。宋寧宗時,雪峰崇聖寺還名列全國禪院「十剎」之七,成為廣大佛教徒朝聖參拜的佛教聖地。

俯瞰枯木庵和雪峰寺

唐天祐二年(905年)王審知為義存法師重修枯木庵,開鑿放生池,動用工人上萬名,所以也稱「萬工池」。如今堂前偌大的「萬工池」,在綠樹環抱之中顯得靈動清幽,池子里錦鯉游動,一尊觀音菩薩雕像矗立在池中央,池後就是寺院紅牆,一種莊嚴、肅穆、沈寂的感覺油然而生。枯木庵坐南朝北,成一字排列,中為大殿,重檐九脊歇山頂,左右兩間分別是客堂與膳堂。

閩王王審知開鑿的「萬工池」

枯木庵內,作為千年文物的枯木與其樹腹碑堪稱我國佛教和文化界的「稀世奇珍」。這截數千年的檉杉枯木無枝梢,皮剝殆盡,高3.32米,圍7.13米,北向正中開一竇小門,門額為半圓形,內似一天然岩洞,可容納十餘人,現供奉著義存法師的金身塑像。

枯木內義存法師的金身塑像

千年檉杉枯木內的「樹腹碑」原有27段歷代題刻,年代最早的是記載閩王王審知於公元905年資助重修枯木庵、開鑿萬工池一事的史實,至今已歷一千一百多年。文曰:「維唐天佑乙醜歲,造庵子及作水池,約五千餘功,於時廉主王大王」,共26字,字大如碗,為正楷柳公權體,挺拔遒健,刻木2釐米。因清光緒年間,為火所焚,現余19字。雕刻技術上乘,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水平,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樹腹碑」,對於研究福建佛教史及木刻書法藝術具有重要價值。

枯木內的「樹腹碑」,記載閩王重修枯木庵、開鑿萬工池一事的史實

 

千年柳杉奇觀

步入雪峰寺內山門,即見四株參天柳杉拔地而起,樹大十圍,老乾虯枝,綠葉如蓋,生機盎然,見證著「南方第一剎」之稱的雪峰寺千年的滄桑與繁華。這四株「柳杉奇觀」,可以說是雪峰寺的鎮寺之寶。

鎮寺之寶——柳杉奇觀

其中兩株傳說為義存法師和閩王王審知分別所植,兩棵樹齡都高達1300多年,卻依然繁葉茂,上摩蒼穹,堪稱神跡。左邊是義存法師手栽,枝繁葉茂,綠葉如蓋,右邊是閩王王審知所植,旁向橫披,逮然於地。另外兩株柳杉為清光緒年間,雪峰寺住持達本禪師種植,也有740多年歷史。一千多年,10多個世紀的風風雨雨,而在柳杉的年輪里,不過咫尺之遙。

鎮寺之寶——柳杉奇觀

 

義存法師墓——難提塔

雪峰寺除殿堂樓宇外,還有山、林、田、泉、池、塔、林等,錯落有致、蔚為壯觀。除了雪峰寺外,其古蹟勝景也尤為多,在周圍還有著名的雪峰二十四景。

雪峰寺雪景

其中最具特色、享有盛名之一的便是難提塔,即義存法師墓塔,是義存法師的肉身塔,位於法堂右側,建於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義存法師圓寂前一年,將用於供奉自己骨灰的塔樣圖繪給閩王王審知。閩王王審知特遣使到江西瑞跡山選取石材建造,賜名「難提塔」。

公元908年五月二日,義存法師圓寂。五月十五日在閩地僧尼土庶五千餘人的護送下,將骨灰移入塔內,閩王王審知也派其子王延稟親臨祭奠、齋僧。

義存法師墓——難提塔

該塔造型獨特,呈圓鐘形,塔身用矩形花崗石壘砌,每方塔石上均鐫卵形半球狀卵石,共計有200余顆。相傳若石卵突然爆裂,就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於是便有石卵爆花的傳說。據《雪峰山志》記載,塔內為壙室,有銘與序計225字,皆為義存法師自撰,王審知署名的石刻,存有籤雲:「石卵爆盡,吾當復生。」明宣德年間石卵已爆,寺宇重興;20世紀80年代初,石卵又爆,恰有華僑捐資,使寺得以重修。「石卵爆花」之說也為雪峰寺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堪稱天下異景。

難提塔上半球狀卵石

雪峰寺之瑰寶

雪峰寺,不僅古木參天,香霧氤氳,梵唄聲聲,而且蘊藏厚重的歷史、沈澱久遠的中華文化,大雄寶殿內還有來自緬甸的三世如來玉佛,十八羅漢姿態各異,栩栩如生。寺內還保存有經書、法器、彩瓷、書畫、脫胎、木雕、玉雕等文物,其中義存法師開山玉印、血書、印度梵文《貝葉經》、八千餘卷《頻迦藏經》、《磧砂全藏》、寺《磧沙藏經》、印度梵文《貝葉經》和整部《頻迦藏》8000余卷等珍貴經典,還藏有宋及明清時期的經書一百多卷,皆為佛教文化的瑰寶。

清代緬甸國王贈送的玉佛

雪峰寺還繼承發揚佛教的優良傳統,重振農禪並重的宗風,開山種植杉、松、竹三十餘畝,還有我國目前面積最大的牡丹園,現有牡丹37000余株,260多個品種,還有梅花、杜鵑花、菊花等數萬株,花開時各色牡丹爭奇鬥妍,盡顯國色天香、雍容華貴之風采。

雪峰寺南國牡丹園

而大雄寶殿前雪峰寺的寺花——地湧金蓮最為獨特,原名「千葉寶蓮」,為六大佛教名花之一。地湧金蓮花開金色,頂端銳尖,朵朵重疊,猶如土壤里湧出地面的金色蓮花,花形奇特如佛之火炬,鮮艷美麗而富有光澤,有步步高昇和樸實、高雅、純潔、神聖的美好寓意。這裡的千葉寶蓮多長在法堂的庭院裡,或花開於禪房邊,與寺中的氛圍相映襯。傳說,佛祖講經講到精彩之處便會「天花亂墜,地湧金蓮」。

雪峰寺的寺花——地湧金蓮

穿越千年的佛緣

佇足寺旁,平心靜氣,靜觀古寺,令人沈思。千年前閩王和義存法師的情深意重,閩王的傾心資建,已讓歷史和文化跨越了生命的長河,薪火相傳,雪峰寺無疑就是這樣的存在。枯木庵、萬工池、柳杉、難提塔……千年來已經融為一體,透出濃濃的禪意。眼前的雪峰寺,在千年遺跡和厚重的人文歷史底蘊下綻放著智慧和仁愛的光芒,讓人感受到他的博大精深。

千年後,讓我們再續閩王和雪峰寺的佛緣。2007年,近千閩台兩地閩王后裔抵達雪峰寺,請全國著名的福州雪峰寺釋廣霖方丈率眾百僧為閩王金身開光。

釋廣霖法師,號雪峰山人,福州萬佛寺、雪峰寺方丈,福建佛教協會副會長,福建佛教慈善協會會長,福建省雪峰書畫研究會會長、閩候佛教協會會長。

釋廣霖方丈為閩王金身開光

吉時,釋廣霖方丈身披金裟,手執法器,聲鼓一動,全場肅穆,聆聽法師誦經念咒,間效跪叩,心神專一,領悟佛訓,歷一時辰。禮畢,吾祖金身,佛光普照,威靈赫赫,有求必應,蔭庇後代。隨後舉行了盛大的放生儀式。整個儀式場面隆重壯觀為雪峰寺千年絕無僅有的,深受兩岸宗親敬仰。

閩王金身開光放生儀式

閩王功績傳千古,恩澤長綿惠四方。巍巍雪峰山,悠悠雪峰情,繼續抒寫著這段千年佛緣。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