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文章
雲水之間湧泉寺,長湧不息羅漢泉。鐵樹黃花聖箭堂,千年傳頌閩王祠。

雲水之間湧泉寺,長湧不息羅漢泉。鐵樹黃花聖箭堂,千年傳頌閩王祠。

雲水之間湧泉寺,長湧不息羅漢泉。鐵樹黃花聖箭堂,千年傳頌閩王祠。湧泉寺原來是黑龍潭上的鎮龍之寺?一起來看這段風雲際會的審知佛緣

鼓 山 賦  — 陳章漢
拔地凌雲,建瓴高屋,鼓山之大氣也。
峰雄脈遠,聽潮御風,鼓山之傲氣也。
泉幽林翳,涵養千華,鼓山之靈氣也。

五代時期·福建佛教文化

五代時期,閩地「佛法獨盛於其時」,是由於王審知「雅重佛法」,全力扶持佛教。公元898年,王審知繼任福建節度使,時年37歲,開始了執政福建30年的歷史。王審知深知戰爭對百姓的危害,「寧為開門節度使,不作閉門天子」,對於唐朝、後梁、後唐他都一一納貢,俯首稱臣,並擴建城池,發展經濟文化,同時為了安定民心,消除社會紛爭,大力倡建寺院,使當時的福建民心穩定,社會發展空前昌盛。

志書所記:「閩佛剎千有餘區,本其興廢,皆王氏織其協力奉教。」

南宋人黃乾在《勉齋集》卷三十七中記道:「王氏入閩,祟奉釋氏尤甚,故閩中塔廟之盛甲於天下。」

當時福建僧人猛增,僅福州一府的僧尼就達六萬多人,王審知在經濟上對佛教也大力支持,如福州鼓山湧泉寺,王審知「所施膳僧之田多至八萬四千畝」。


湧泉寺介紹

湧泉寺位於福州市東南部的鼓山,其山海拔925米,以山巔有巨石如鼓,每逢風雨大作,顛簸激蕩有聲而得名「鼓山」。湧泉寺建在鼓山山腰海拔455米處,殿宇輝煌,法像莊嚴。

湧泉寺始建於唐建中四年(783年),當時稱「華嚴寺」,後遭毀。
908年,王審知修建新寺稱「國師館」。
917年,改為鼓山白雲峰湧泉院。
宋咸平二年(999年)賜禪院額。
明永樂五年(1407年)定名為湧泉寺。
明永樂六年(1408年)和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寺兩次毀於火災,殿堂殘存無幾。
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天啓間相繼修復,後幾度擴建,形成今天的規模。清朝順治初年,僧元賢又主持重修。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頒賜的御書「湧泉寺」泥金匾額,至今仍高懸於天王殿寺門之上。

湧泉寺歷經數次修建,近代在1983年重修至今,基本上保持了明朝嘉靖年間的佈局。

湧泉寺素有「閩剎之冠」的稱譽,為福建五大禪林之首。也是全國重點寺廟之一,佔地約1.7公頃,前為香爐峰,後倚白雲峰,有「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的奇特建築格局。現存建築均為清代及近代重建,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


湧泉寺前身 · 華嚴寺

百年前的湧泉寺

清黃任《鼓山志》記載,湧泉寺所處的地方原為黑龍潭。

福州現存最早的志書宋代梁克家的《淳熙三山志》載:「建中四年,龍現於山之靈源洞。從事裴胄曰:神物所蟠,宜寺以鎮之。」

唐建中四年(783),唐代郡守裴胄請靈嶠法師制伏,師於潭畔誦華嚴經,龍遂離去,眾深感師之德,就潭址建寺,迎師住錫。

唐代後期(唐武宗滅佛),華嚴寺被毀。當時王審知已開始執政閩地,據傳當時每日天剛亮,鼓山的樹林間就有火光升騰,王審知帶人親自上山查看。在樹林里發現了一位老僧,遂上前詢問,但是老僧卻不理會。王審知當下心生怒火,心想:「寸土歸王,在閩王的疆界之內豈容他人放肆?」只見老僧當下就飛上了岩石,閩王道:「岩石也是我的疆土之內的。」那老僧聞之懸空而坐,目視閩王。閩王頓時羞愧不已,連忙向老僧道歉。老僧道,自己有一事相求,希望閩王能在華嚴寺廢址上建一座寺廟。王審知很欣喜地答應了。據傳老僧就是華嚴寺開寺住持靈嶠禪師的化身。

908年,閩王王審知修建新寺。


風水寶地 · 雲水深處清淨地

湧泉寺坐北朝南,前以香爐峰為朝案山,後靠白雲峰山麓,側後屴崱峰高聳,左傍青龍山,右依白虎嶺,寺前泉水涓涓,靈氣凝聚。從高處俯視,一條支脈從屴崱峰順白雲峰向右蜿蜒下行,然後折向左彎環回抱,過獅子峰止於香爐峰,圍成一個山谷,將湧泉寺擁在臂彎內。

民國侯官人郭白陽在《竹間續話》里,形象地稱為「牛眠之地」。屴崱(lì zè)峰後群峰綿綿,香爐峰外閩江浩渺,雙流(白龍江、烏龍江)如玉帶環抱,五虎山遠鎮天外,正是山水交匯之地。

湧泉寺天王殿前有聯曰:「面對香爐,不用隔江招手;背臨屴崱,請看頑石點頭。」

大雄寶殿內另有一副楹聯佳句:「座上白雲多,正丹鳳浴時,蒼龍臥後;眼中滄海小,看七鯤東去,五虎南來」,是古寺環境的生動寫照。

湧泉寺建在山窩內,藏而不露,有進山不見寺之妙,明代侯官人黃鎬在《鼓山》詩里有「寺藏燕巢里」的描述。


湧泉寺佈局淵源

建寺之初,王審知獨具慧眼,相中此塊寶地,將寺址選在香爐峰、青龍山、白虎嶺之間的恰如燕巢的窩地內,便於納陽禦寒。但面對山澗深潭,寺院整體需砌石為基,既要考慮排水洩洪,又要保證明堂水池不乾不溢,工程浩大,施工設計困難。王審知以罕有的氣魄,決定填潭為寺,所以梁克家《淳熙三山志》有「閩王傾國貲給之」之說。

寺院設計充分考慮周圍的山形地勢,殿堂安排有序,層次分明,明堂大小與空間利用恰當。

水的佈局很巧妙,在天王殿前將山澗填起建成石坪,設排水暗渠,引導澗水以弧形方式圍繞湧泉寺,卻將香爐峰麓一泓清泉留下,在寺前長湧不息,也有相傳在建寺時,這裡沒有水源,後來在一位羅漢的夢中指點下,才找到了湧泉,為感謝羅漢贈泉,所以此泉稱為「羅漢泉」,湧泉寺因此而得名。

大雄寶殿前的明堂,建有池沼,引入山泉,清澈見底,池上臥著的小橋,名石卷橋,於北宋乾興元年(1022年)砌成;法堂下有天井,天井放置宋紹興癸亥年(1143年)石槽。

寺址兩側青龍山、白虎嶺通過歷代開挖培土整形,形狀更加圓潤,其上原始闊葉林,古意盎然,間雜奇松翠柏、香樟紅楓,一片林海波濤,環境優美。


閩王請神晏法師任「國師館」住持

神晏(863—939),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人,俗姓李,少修儒業,16歲出家,在衛州白鹿山剃度,又上嵩山具戒,遍參杖錫,拓諸禪關,大悟大徹,後參福州雪峰寺義存法師而得法。

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年),王審知到雪峰寺用百戲香花(如今的福州地方曲藝——伬唱就是源於唐代的百戲),請神晏法師為新寺住持,寺建好後賜名為「國師館」。

《鼓山志》也有記載:「梁開平二年(908年)閩王王審知具百戲香花,詣雪峰,延神晏國師。」

離開前,其師雪峰寺住持義存法師送至法堂,諄諄教誨:「一隻聖箭直射九重城裡去也。」對神晏法師表示信賴和鼓勵。神晏法師到鼓山後,沒有辜負師父的重托,把鼓山的「方丈室」竪匾為「聖箭堂」。因此神晏法師為鼓山湧泉寺的開山之祖。

元賢《重建鼓山湧泉禪寺疏》中記載:「昔當五代之際,象骨峰頭,玄波海湧,其間首出一枝,號聖箭子者,則興聖國師是也。國師應閩王之請,居鼓山湧泉寺,唱三毬下事,擁毳徒一千五百人,禪風大播域中,厥後聯燈續焰者,七十餘代,可謂罕匹其林者也。」

王審知逝世後,其子王延鈞襲位建「閩國」,加封神晏法為「廣辯圓覺興聖國師」。後代人遂稱神晏法師為「興聖國師」。

神晏法師於公元939年六月十一日圓寂後,葬在今閩侯縣桐口沙溪大家山。顯德四年(957年),湧泉寺僧眾,夢見神晏法師說,想回歸鼓山,於是第二年遷歸鼓山湧泉寺,今稱神晏國師墓塔。《鼓山志》對此也有記載:「晏國師葬桐口之沙溪,以顯德五年遷歸鼓山上方。


千年鐵樹

聖箭堂千年鐵樹

鐵樹開花

聖箭堂(即方丈室)在法堂的左側,堂前有三株千年鐵樹,由於「年年開花」的奇觀,故為湧泉寺「三鐵」之一。這三株鐵樹左右兩株雌樹特別粗大,相傳分別為王審知和神晏法師手植。中間一株是1972年從西禪寺移植的雄樹。鐵樹本就罕見開花,而鼓山其他鐵樹也不開花。唯這三株靈氣獨鍾,歲歲開花。雌樹黃花如絨球,雄樹花型似絨塔。三株鐵樹雖歷千年滄桑,依然枝葉繁茂、生機勃勃,蔚為奇觀。


閩王祠

歷經千年,王審知在湧泉寺內留下的遺跡並不多,但是,卻一直被寺內僧眾所傳頌。在大雄寶殿的東面,鐘樓之北,還設有閩王祠,供奉王審知,現在的祠堂,是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湧泉寺重建時,元賢大師為紀念王審知所創,1987年進行了修繕。每逢王審知的誕辰日,寺內的僧眾會為其誦經念佛,以表敬念。


更衣亭、卸甲岩典故與登山古道

後梁開平二年(公元908年),王審知填潭建湧泉寺時,開闢了鼓山登山古道。歷經1100多年,現仍保留2633級、2000多米長。「千層石磴經階級,十里松風管送迎」。該古道,其堪稱黃金尺度(踏步高15釐米、寬30釐米為黃金尺度)的人性化設計,也是全國登山道中少有的。古道可見古木參天,可觀崖壁題刻,可賞榕城繁華。登高攬勝、登頂祈福、探泉品茗、休閒健身正是榕城千年登高文化的完美呈現。

鼓山登山古道

鼓山登山古道,一直有著「七里七亭」的傳說,然而古道沿線其實有十多處亭子,後據《敕賜鼓山湧泉禪寺全圖》,明確了「七里七亭」,從山腳到山上依次是閩山第一亭、東際亭、觀瀑亭、乘雲亭、半山亭、茶亭(觀音亭)和更衣亭。
其中「更衣亭」,木構,4角,單檐歇山頂。相傳為王審知更衣處,故又稱「王審知更衣亭」,那是源於王審知登鼓山時,曾在這裡倚石小憩並更衣,然後步入湧泉寺,以示對佛祖的尊敬。元大德十年(1306年)重建,更名「普賢境界」。清乾隆年間再修,復稱更衣亭。

更衣亭有聯曰:「開門曾仰前王節,入寺還更此地衣。」現亭子的兩側還存留著下馬石,正是更衣亭悠久歷史的證明。

在登山古道十八景地區,還有「卸甲岩」,閩王王審知崇佛,經常到湧泉寺祭拜,據說此處是閩王王審知命令隨從卸下盔甲的地方,以示對佛祖的尊敬。


半岩茶 · 貢茶

鼓山半岩茶遺址

鼓山「半岩茶」,原稱「傍岩茶」,謂「傍」岩石而生的茶葉,特別有生命力,也特別有「茶味」。

《鼓山志》記載:「相傳閩王創寺時,人有罪謫居於此,使之種茶,以供香積。」這段歷史記載提到的茶產地就是湧泉寺,閩王王審知十分重視茶葉的生產,讓湧泉寺僧人監管罪人、護養鼓山傍岩茶的慈悲之舉。並且擴大種茶面積到鼓嶺的茶洋一帶,成為貢茶的絕品。


清代黃任《鼓山志》載:「王敬美督學在閩,評鼓山茶為閩第一,武夷、清源不及也。」

清周亮工的《閩小紀》稱:「鼓山半岩茶,色、香、風味當為閩中第一,不讓虎丘、龍井也。」

清朝同治年間石碑上,甚至記錄著明洪武年間出名的武夷山大紅袍,最早是從鼓山引種過去的歷史。

清魏傑有《茶洋山》詩:「孰意高山處,寬平萬畝園。武夷茶可種,石鼓岫同尊。路險人難到,溪分水有源。前朝停厥貢,此地古風存。」

朝廷達官貴人,念念不忘福州的貢茶,如天祐二年(905年)唐哀帝向福建宣佈停貢橄欖子詔書曰:「每年但供進臘面茶外,不要進奉橄欖子,永為常例。」自此,福建不進貢橄欖,但仍然堅持要進貢「臘面茶」。「臘面茶」就是用半岩茶加工而成的一種「團茶」。


湧泉寺瑰寶

湧泉寺「三寶」:陶塔、雕版、血經

宋代千佛陶塔,立於湧泉寺前兩側,此塔燒制於宋元豐五年(1082),通高8.3米,座徑1.2米,木構八角九層樓閣形式,現東塔有佛像1092尊,西塔有佛像1122尊。懸掛陶制塔鈴72枚。這兩座陶塔國內罕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宋代千佛陶塔

佛經雕版,寺內藏經閣內保存有明以來佛經雕版萬塊。藏經閣內存有明版《南藏》、《北藏》、清版《龍藏》等,計20346冊。
血經,寺內藏經閣內保布有用「貝多羅」樹葉製成的巴利文南傳佛經七種和歷代高僧大德刺血書寫的經書657冊。

「三鐵」:鐵樹、鐵鍋、鐵絲木
千年鐵樹,方丈室前有三株千年鐵樹,年年開花。
鐵絲木供桌,大雄寶殿內三聖像前安放著一張鐵絲木供桌,據說遇火不燃,入水不濡,遇陰則潮。經多次火劫,至今仍完好如初。

大鐵鍋,寺僧齋堂香積廚中有一口大鐵鍋,口徑達1.67米,深0.80米,一次可供千人食用。


鼓山摩崖石刻 · 閩都千年碑林

自古以來,鼓山就是文人墨客抒情感懷的聖地,他們在絕頂峰、靈源洞、白雲洞、舍利窟、達摩十八景等處,留下500多段石刻,上起北宋,下迄當代,前後延續近千年,字體篆、隸、行草、楷俱全,堪稱福州碑林。

出寺東行,過放生池、迴龍閣,再拾級穿過密林幽徑即達靈源洞。靈源洞為兩峰夾峙之深澗,深達6米—7米。此處山石疊嶂,古樹蔽日,苔痕斑駁,山石上到處是奪目的摩崖題刻,堪稱碑林。其中以宋蔡襄、李綱、趙汝愚、朱熹等,與近現代太虛法師、郭沫若等人的摩崖題刻最為著名。

在「蹴鰲橋」下有相傳朱熹所書的「壽」字,高達4米,是福建省最大的古代石刻。

另有宋嘉祐辛醜年(1061)施無長題的「喝水岩」3個楷書大字,更引人注目。據說開山祖師神晏在此念經,因惱於澗中流水之喧嘩,於是大喝一聲令溪水改道,所以稱「喝水岩」。

這些題刻,薈集篆、隸、草等書法精華,是研究鼓山歷史和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想要知道何為閩人精神,「讀懂鼓山,可知妙諦也」!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余鐘磬音。千年古寺,千載史記,湧泉寺,是王審知發展佛教文化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他不僅承載了閩文化發展的軌跡,也對中國佛教文化的傳播貢獻巨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