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文章
「青榕巷陌、粉黛灰瓦、百河潤邑」山水名城

「青榕巷陌、粉黛灰瓦、百河潤邑」山水名城

閩王擴建福州城

唐末中原戰火紛飛,閩王王審知為了保境安民鞏固城池,於天復二年(902年),築福州外羅城四十里,東西寬約1.8公里,南北長約1.7公里,呈不規則圓弧形,並設8個城門,把冶山、安泰河、大航橋以南的居民區、商業經濟區都全部括入城內,形成內外兩重城垣。內重是政治中心及貴族居住地,外重是平民居住區和商業經濟區。羅城的分區佈局以大航橋為界,政治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成為坊巷之始,形成了當今福州「名片」三坊七巷和閩都古街。


福州三坊七巷

開平元年(908年),閩王王審知決定擴大羅城南北兩端建夾城,並開浚和江湖相通。夾城建成後,福州城北邊到現在的屏山山腳,南面至安泰橋,西邊到三坊七巷,東面至晉安河一帶。把越王山(屏山)、九仙山(於山)、烏山等制高點全部連在城中,提高了福州的防禦能力。讓彼時的福州城池固若金湯,百姓得以安居樂業。而福州「城在山之中,山在城之中」的城市景致,也就此形成。

王審知兩度擴建福州城池,形成了「三山鼎立,兩塔對峙」的格局,至今還是福州的城市名片。


夜色中的白塔與烏塔

白塔 · 歷史

白塔,作為三山兩塔之一,現在已是福州的標誌性建築。唐天祐元年(西元904年),閩王王審知為其父母薦福所造。傳說在辟基時,發現一顆光芒四射的寶珠,所以取名「報恩定光多寶塔」,簡稱「定光塔」。初建時形狀類似如今蘇州的北寺塔,內砌磚軸,外環木構樓閣,八角七層,高240尺(約合今66.7米),構架、斗拱、飛檐翹角裝飾精美,塔頂為相輪塔剎,塔壁及門面用金描繪佛像。

明嘉靖十三年(西元1534年),定光塔被雷火焚毀,只剩磚造塔心。嘉靖二十七年(西元1548年)由鄉紳張經、龔用卿等集資維修、重建,將原有塔芯削低,改為七層八角磚塔,葫蘆狀塔剎,高45.35米,僅有原塔之半。塔內在原有磚軸內立柱設梯作木旋梯,塔壁砌佛龕,層檐上周廊施有護欄,有門洞通連木梯上下,盤旋登頂,榕城景色盡收眼底。塔身為遮掩雷火焚燒的黃黑色痕跡,塗以白灰,故稱白塔。

清乾隆三十八年(西元1773年),僧遍照重修,至今塔門還嵌一塊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孟超然撰寫《重修定光塔塔記》碑。
民國時期,因年久失修,塔頂雜草叢生,木梯腐朽。

1957年、1963年政府兩度撥款大規模重修,恢復磚塔原有明代建築風格。在修建塔圍掘地時,在離塔身5米處周圍發現唐代木塔須彌座束腰石雕刻塔座、白梨石欄桿、嵌青石欄板、板面浮雕人物故事及海妖、獸類、花卉,極其精美生動。

1962年公佈為福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公佈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塔 · 傳統白

白塔自1963年大修後,經過幾次局部重修,包括粉刷牆面、除樹木病害、加固內部樓梯和各層外走廊欄桿等,但均屬「小打小鬧」,塔身仍存在牆面剝落、空膨現象較嚴重,以及內部部分木構件等問題。

2020年進行了全面修繕,此次重修,白塔外表恢復「傳統白」。首先施工人員在文物保護修繕人員的指導下,將上一次重修中,外牆麵粉刷採用的現代白色塗料——膩子粉進行剝離。

然後施工人員往注滿水的池子里投入殼灰砂漿。殼灰是黏合粉刷材料。製作殼灰時,要先把牡蠣、蜆子、蛤等貝殼類的原材料投入火爐燒成灰,取出後再加麻巾,用水攪拌後錘築,讓其產生化學變化,再放入水中,這就叫「養灰」。

此次白塔修繕,嚴格採用原材料、原工藝的傳統技藝,明確規定「養灰」時間不得少於15天,這樣養出來的殼灰不易剝落。此次白塔外牆麵粉刷一律採用殼灰砂漿,讓白塔外表恢復‘傳統白’。


白塔 · 舊照

1910年,聖公會女差會發行的明信片,標注文字為「福州光復,革命者佔領於山(可見定光塔)」


1925年,手工繪制的白塔及於山區域圖

1950-60年代,白塔(廈門人類博物館拍攝,池志海收藏)


1980年代拍攝的福州城市遠景,前為白塔


2012年白塔

白塔 · 定光寺

白塔南建有白塔寺,即定光寺,為宮殿式建築,初建於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是由閩王王審知創建,後改名為萬歲寺。故福州先有白塔,後有白塔寺。五代時,白塔寺是福州名寺之一,明代嘉靖年間主要殿宇大多毀於倭患。現存建築是在清道光至光緒年間重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和法雨堂三大殿。建築金碧輝煌,美輪美奐,精巧別緻。寺內香煙縷縷,猶如祥雲繚繞;梵唄聲聲,正顯祥和靜音。如今白塔定光寺已重新成為了福州市著名寺院和重點旅遊勝地之一。


福州於山定光寺

閎麗名藍,輪奐莊嚴,巍巍白塔,重現光芒。千年前,閩王王審知構建福州城市格局,而今時我們繼承傳統山水城市格局,我們也將繼續在「青榕巷陌、粉黛灰瓦、百河潤邑」的城市風貌中探尋古城歷史文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