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文章
台灣百年詩書家族的文脈傳承—苗栗苑裡山柑王家

台灣百年詩書家族的文脈傳承—苗栗苑裡山柑王家

台灣百年詩書家族的文脈傳承 – 苗栗苑裡山柑王家

山柑莊地處苗栗與新竹分界之地,位於社苓溪與山柑溪之間。古為丘陵之地,地勢高於四周,地形像船形,人稱船穴的寶地。山柑王家就居住在此船穴中心,避開水患侵犯,已在此繁衍近百年。

山柑王家是一個百年傳承的詩書家族。王有虞先生創設「省身軒書房」,帶給山柑王家子弟知識的提升,培養長子清淵成為當代名詩人,授兒、孫知書識理。孫輩在日治時期有留學東京、北京,有考取台中一中(1915年創校)。

苑裡很多聞人都出自「省身軒書房」及「自修軒書房」,如蔡江清、陳南邦、吳左炎、陳開春、蔡秋德、梁秋東、陳財福、王天河、王炳耀等。山柑王家子弟及有虞公曾孫、玄孫輩有大學教授、大企業家、醫生、中醫師、律師、法官、工程師、公務員、老師、高級警官、校長、傑出運動員、音樂家、名詩人及專精農業人才。

苑裡地方史巨作—《苑裡鎮志》、《苑裡鎮地名與故事》,是由山柑王家三房14世振勳叔及大房有虞公曾外孫林坤山兄編著,前有1897年先賢蔡振豐撰輯的《苑裡志》,今有此兩本苑裡地方誌,成就苑裡擁有傲人的文化資產。兩位山柑王家子孫,為故鄉記錄歷史,在地方誌名留青史。

山柑王家 · 發展概要

山柑王家開基祖業旭公,於1788年(乾隆53年),21歲之齡,從福建省安溪縣上場鄉嶺後村(今縣城鳳城鎮上山村上場下巷),清溪之北岸,隻身來台,以安溪上場王氏友明公派下9世在台繁衍。

業旭公是開閩審知公第30世裔孫,審知公十一子延政公之長子繼成公傳下;開閩8世四郎公,肇基晉江珩墩王氏;15世子綸公,從同安珩山遷居長泰阪尾;22世友明公於1545年,從長泰阪美鄉遷入安溪,肇基安溪上場王氏。

開基祖業旭公於台灣中部房裡溪下游,土地公港登陸,進入房裡溪水系,在房裡溪中游,山柑莊落腳。當時房裡溪是大安溪主流,山柑溪是房裡溪中游河道。開基祖努力有為的表現,受到隔鄰(其後建制為社苓莊)郭家的肯定,5年後,將小10歲的女兒嫁予開基祖,傳承山柑王家大房、二房、三房。

山柑王家在房裡溪水系中開墾溪田,與水爭地,造圳築渠,勤勞務農。1864年,開基媽87歲,五代同堂,3兒、3媳、7孫(3孫先過世)、10孫媳,陪伴在旁;第四代(上場12世)曾孫有12人,長曾孫25歲;第五代(上場13世)玄孫已出生2人。從開基媽於1793年年初結婚以來,經過72年,山柑王家已經奠定傳承發展的根基。

山柑王家在清領末期成為地主,生活無憂。日治時期,家族團結,人丁旺盛,人才輩出,貢獻社會,成為地方望族。族人由富裕而重視子女教育,當台灣光復,山柑王家已培養很多的公務員,老師,多人進入農會、水利會工作。

1953年,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山柑王家大地主的身份,因為子孫服務公職,祖先開墾的良田成為佃農的土地,山柑王家優勢一落千丈,不得不趨於現實,加上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求學、工作、做生意不得不外出。1960年代後,山柑王家子弟已在全台各地嶄露頭角,各行各業人才輩出。2004年,國道3號全線通車,苑裡交流道就設在山柑莊門前,旅居各地山柑王家子孫,得以方便回鄉尋根探源。

山柑莊在1938年,日治時期,獲選為模範部落,上級特別撥款在「省身軒書房」北側,興建集會場所及公廁。1966年,山柑莊獲選為「民生建設示範村」,來年,苑裡第一個自來水工程就建設在山柑莊。2011年,山柑莊獲環保署評鑒為特優環保模範小區,又連續三年獲得「環保小學堂」的殊榮,前來參觀的團體及個人絡繹不絕,山柑莊成為全台知名的環保模範小區。

山柑莊歷經兩世紀歲月的焠鍊,承載無數的悲歡離合,正以嶄新樣貌及綿延不絕的生命力,呈現世人眼前。

王有虞 · 省身軒書房

山柑王家大房第四代有虞公(上場12世、開閩33世),生於1856年,年輕時體會教育的重要,1880年代中,公30歲的年紀,就在自家創設私墊,名為「省身軒書房」,訪聘宿儒碩學教授莊內子弟漢學,讓鄉親得以識字,並認識自己的文化。公也刻意栽培長子清淵公,清淵公生於1884年,1889年1月未滿5歲,就在自家學堂「省身軒書房」接受教育,有虞公先後從大陸延聘4位唐山仙(老師)為西席,教導清淵公習字、讀經,歷9年之久,1898年再送到舊社莊「學半齋書房」研習漢文3年,前後12年的教育,成就了漢學文化的學問,成為當代的名詩人。

1895年,日人據台,1897年,日本設苑裡辦務署,轄今苑裡、通霄兩鎮,分苑裡上、下堡,有3街42莊,分9區(苑裡5區),設9位街、莊長(區長),有虞公受任為貓盂莊莊長(區長),管轄苑裡東南邊6個莊附3小莊,轄今苑裡鎮上館、玉田、泰田、山柑、社苓、新復、田心、中正8里及部分客莊里,是苑裡5區中面積最大,也是水患最嚴重的地區。在日人的規劃下,家族配合參與開墾,山柑王家成為地方的大地主。

有虞公在山柑莊溪心仔(山柑、社苓兩溪在莊西北2公里處會合,會合前兩溪流之間),開墾30多甲河床荒埔地,成為良田,建萬善祠,將出土無主骨骸入祠崇祀。又開鑿山柑圳,從火炎山下,苑裡圳入口處,沿堡界約50公尺處開挖,水圳長約7、8公里,灌溉整個山柑莊、田心莊、山柑尾莊及鄰近的農田,造福地方,百年後的今天,農民還非常感恩。有虞公擔任公職(莊長、區長、保正)前後20多年,受政府表揚,賜予銀杯四、五次之多。

有虞公長子清淵公學有所成,1911年,回學堂教授漢學,有虞公將學堂交棒清淵公,「省身軒書房」更名為「自修軒書房」。1920年,有虞公家族在學堂南側自宅處辟建三合院,聘請鹿港名書畫家羅懷珍與王席聘,為三合院題書齋、匾額與門聯,將書法與繪畫呈現在建築體上,又蒙賜名「愛竹山莊」。

莊內外圍遍植竹林,整個山莊環境幽雅,人文氣息濃厚。清淵公將學堂遷入「愛竹山莊」,廣收門生,並以山莊做為文人雅士接待之所,主持擊鉢吟會,廣結善緣。1932年,苑裡成立「蓬山吟社」,清淵公結合騷人墨客數十人,在此擊鉢吟詩,致力沈潛固有傳統文學,發揚詩道。

1926年中秋,有虞公70晉1大壽,長孫又完婚,清淵公邀請全島詩人在愛竹山莊吟詩題詞,為父親有虞公祝壽,前後三個月,百位詩人,得詩近300篇,並同「愛竹山莊唱和集」,選集成詩冊《王有虞先生壽詩》,由鹿港名書法家,清貢生蔡壽石署簽,新竹清舉人鄭家珍、鹿港名詩人兼文學家洪棄生、湖北解元除慶瀾、台中詩人王竹修等四人作序,鹿港名書法家羅懷珍、鹿港名書畫家王席聘及徐慶瀾題字,於1928年印刷發行,贈送詩人及親友。


有虞公在農暇時常到學堂傾聆西賓講解,歷數十年之久,同時也涉獵中藥醫學之理,好學的精神,學識得以淵博。有虞公生有四子,除培養長子為詩人,提升家族的社會地位,也培養次子珊瑚公、四子秋槐公專攻農業,管理家族龐大田產,維持家族的經濟地位。培養三子金瑞公專精商務,經營水碓,油車間及木工業,即農作物收成後的碾米、榨油及生產木工傢具。油車間取名「瑞豐制油工場」,在苑裡三家制油工場中佔了6成以上的產量。光復後,油車間改為「蓬山戲院」,演出以歌仔戲為主,電影、話劇及木偶戲為輔,在民國30、40年代是鄉村地方娛樂與文化陶冶的重要場所。

有虞公有4男、3女、2養女,10孫、10孫女、1養孫女,曾孫輩超過百人,內外子孫滿堂。1929年,有虞公過世,享年74歲,葬於山腳錦山。有虞公一生勤儉、好學、授兒、孫知書識理,熱心公益,慷慨助人,一代長者風範,鄰里咸頌其德。有虞公創設的「省身軒書房」自宅,分給四子秋槐公。「愛竹山莊」自修軒書房分給長子清淵公。今天「省身軒書房」已建了三層樓洋房,只留下一角落。「愛竹山莊」三合院,一段時間正廳屋頂漏水,搖搖欲墜,2017年,清淵公的孫輩回鄉整修完成。


台灣愛竹山莊

簡略年譜

僅以開基祖上場9世業旭公,渡台開基山柑王家前後,與有虞公創設「省身軒書房」相關之事項為簡略年譜:

1545:開閩22世友明公,由長泰阪美鄉(今岩溪鎮)遷居安溪上場鄉清溪北岸,肇基安溪上場王氏。

1767:上場王氏8世祖士恭、世昆、士雲三兄弟,二弟世昆公當年31歲之齡過世。父親光祿公已於9年前過世。

1768:世昆公長兄世恭公三子業旭公出生,世昆公母親陳棟媽64歲,承長輩安排,業旭公過繼為世昆公過房子。

1778:山柑王家開基媽郭氏瓶,出生於社苓莊郭家。

1788:上場王氏9世祖業旭公,從安溪上場清溪(西溪、晉江上游),順水路,下泉州灣,渡海,在台灣中部房裡溪下游,土地公港登陸,於山柑莊落腳,開基山柑王家。

1793:年初,社苓莊郭家,郭氏瓶媽嫁予業旭公,年底長子文良公出生,傳承山柑王家大房。

1800:開基祖媽次子文虎公出生,傳承山柑王家二房。

1801:業旭公安溪生父士恭公過世,2年後生母葉放媽也過世,業旭公將生父母也入祠山柑王家。(山柑王家宗祠由8世祖士昆公開始)

1804:開基祖媽三子文象公出生,傳承山柑王家三房。

1809:業旭公安溪三叔士雲公前一年過世,三嬸及其長子業品公也於之前過世,士雲公長媳楊氏媽,一位25歲寡母,於當年帶著6歲、3歲的幼子文作公、文佰公及9歲小叔業爻公,身背婆婆骨骸,渡海來台,傳承上場王氏台北王家,楊氏媽享高壽79歲。
1822:山柑王家大房第三代登來公出生。

1829:山柑王家開基祖業旭公逝世,葬於山腳錦山。2009年重修,將開基媽郭氏瓶遷葬一起。

1856:山柑王家大房第四代有虞公出生。

1864:山柑王家開基媽郭氏瓶逝世,享高壽87,五代同堂。

1884:有虞公長子清淵公出生,來年次子珊瑚公出生,有虞公在自宅北側創設「省身軒書房」。

1889:一月,清淵公在「省身軒書房」接受教育。六月,清淵公母親,有虞公妣陳蜜媽過世,享年29歲。

1890:有虞公續娶黃罕媽。

1891:有虞公三子金瑞公出生。

1896:有虞公四子秋槐公出生。

1897:有虞公受任貓盂莊莊長(區長),管轄今苑裡鎮東南邊9個里。

1898:清淵公入舊社莊「學半齋書房」研習漢文三年。

1900代:有虞公在山柑莊溪心仔處,開墾河床荒埔地,得良田30多甲,建萬善祠,將出土無主骨骸入祠崇祀。又開鑿山柑圳,灌溉山柑莊,田心莊及山柑尾莊。

1911:清淵公回「省身軒書房」教授漢學。有虞公將學堂交棒清淵公,學堂更名為「自修軒書房」

1919:山柑王家二房第五代清華公,考取台中中學校(今台中一中,1915年創校)

1920:有虞公家族辟建「愛竹山莊」,清淵公將學堂遷入,廣收門生,主持擊鉢吟會,當年地方制度改正,清淵公受聘為官派苑裡莊協議員,任期2年,1924年,再度受聘為協議員兩任,至1927年止。1928年由二房清華公接續為協議員兩任,至1931年止。

1922:清淵公將長子金水公送至台北,就讀台灣第一所工業學校「台北第二工業學校」。

1925:有虞公妣黃罕媽過世,享年66歲,葬於青埔公墓最西邊,背山面水。苑裡溪在西南邊250公尺處,由西向北回轉60度,流經墓地前方(西邊)50公尺處後,再向西北順流,形成極佳風水寶地。

1926:有虞公70晉1大壽,清淵公邀請全島詩人在愛竹山莊吟詩題詞,為有虞公祝壽,百位詩人,得詩近300篇。有虞公長孫金水公完婚,其後送至北京、天津發展,在汪精衛政府內工作。清淵公次子廷珪公考取台中一中,2年後送至東京留學。

1928:《王有虞先生壽詩》印刷發行,贈送詩人及親友。

1929:有虞公過世,享年74歲,葬於山腳錦山,1988年遷入青埔公墓。

1935:地方制度改革,清淵公獲民選苑裡莊協議員,任期3年。

1937:清淵公向後里王仔月告貸巨額資金,3位弟弟做保,大舉拓墾山柑莊大墩冢荒地,因逢太平洋戰爭,農地價格下跌,不敷開墾成本。

1938:金瑞公次子維崧公,赴大陸依附長堂兄金水公,1939~1944畢於北京工業學校5年制土木科,在河北省建設廳服務。同年山柑莊獲選為模範部落,建集會場所及公廁。

1946~1963:台灣光復,金瑞公改油車間為「蓬山戲院」,在無電力的前12年,自設柴油發電機供應電力。

1966:山柑莊獲選為民生建設示範村,來年建苑裡第一座自來水工程。

2006:三房14世平盛叔當選山柑里里長,時隔28年,山柑王家再度當選山柑里里長,從日治初期到民國67年,山柑莊、里的保正、里長都由山柑王家擔任,耕者有其田後,佃農成為地主,入籍山柑的外姓已超越王家。平盛叔表現優異,已連任4屆里長,2022年11月將邁向第5屆連任。

2009:開基祖業旭公墓地已龜裂,當年清明節後,開基祖托夢於二房滋蘭公次子14世鑒森叔,山柑王家各房代表協商議定,經由開基祖筊杯的同意,錦山墓地(離高鐵70公尺)就地整修,並將開基媽郭氏瓶遷葬一起,訂每年清明節前一周週六上午10點掃墓祭祖。

2011:
山柑莊獲環保署評鑒為特優環保模範小區,並連續3年獲得「環保小學堂」的殊榮。

參考數據
1.《重修台灣府志》乾隆12年(1747年),監察御史範咸主修。
2.《續修台灣府志》,乾隆27年(1762年),台灣府知府余文儀主修。
3.《淡水廳志》,同治10年(1871年),淡水同知陳培桂刊本。
4.《苗栗縣誌》,光緒20年(1894年),苗栗縣知縣沈茂蔭主修。
5.《苑裡志》,明治30年(1897年),蔡振豐撰輯。
6.《苑裡鎮志》上下兩冊,總編輯王振勳,民國93.11出版。
7.《苑裡地區古文書籍》上下兩冊,蕭富隆、林坤山編輯,民國93.11出版。
8.《苑裡鎮地名與故事》編著林坤山,民國98.12出版。
9.台灣總督府職員錄,明治33年(1900年)。
10.《王有虞先生壽詩》,出版王清淵,昭和3年9月發行(1928年)。
11.苑裡莊役場《管內概況一覽簿》昭和9~20年(1934~1945年)
12.王氏大族譜,王宏仁主編,民國68.12出版。
13.安溪上場王氏族譜,2007年版。
14.光復前後,苑裡莊役場、鎮公所王清淵、王清華、王金水、王廷珪、王炳耀、王維崧等人事履歷表。
15.山柑王家世系說明,大房13世清淵公、14世維嵩公手抄影印本。

(作者:王誠隆,山柑王家第七代,上場15世,開閩36世,有虞公曾孫。教育界退休,參加台中市太原堂王姓宗親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