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文章
客家人歷史源流,來瞭解這支桃園客家王氏

客家人歷史源流,來瞭解這支桃園客家王氏

台灣的客家人

客家人的大量東移台灣,根據早期有關的文獻及近代查記資料記載,差不多都在康熙二十年以後的事。在此之前的明鄭時代,台灣以來自閩南移民為主,雖有若干粵東的客家人,曾跟隨鄭氏的部隊入台,但人數究竟不多,且其後人多被清政府遣散回籍,因此不能算為自動自發的正式移民。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政府平定台灣以後,為防止台灣成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對大陸向台灣的移民一直採取限制措施。早期來台的客家人,大多屬於粵籍嘉應州(後稱梅州)屬的各縣人民,來自潮州、惠州府屬的各縣的客家人,為數極少,有來台的也是走偷渡的途徑。

康熙三十年代以後,這些首批來台的嘉應州各縣的客家人,因府城(今台南市)附近已無多餘土地可墾,逐步移至屏東高屛溪東岸及東港溪流域墾居。

康熙六十年,朱一貴作亂,清政府派藍廷珍到台平叛。當時在台的粵籍客家人協助平叛有功,清政府解除了粵籍人民東移來台的限制,來自潮州、惠州府屬的各縣移民紛紛落腳嘉南平原(今台南、嘉義等縣)一帶墾居。還有來自福建汀州府的各縣移民,隨著這波移民潮來到台灣南部墾居。台灣南部指的是現嘉義以南至屏東一帶地區。當時移民墾居這一帶地區的客家人口數,至少有數萬人之多。

其後經雍正、乾隆、嘉慶各朝,直至同治,仍然有來自粵籍以及福建汀州府的客家人來台墾居。此時來台的客家人的墾居的區域已經轉向遼闊的中北部地區。雍正年間,「客莊」隨著客家移民潮的興起,在台灣中部日漸增多,也由此可見,當時流布在台灣中部各地區的客家人口必不在少數。到乾隆末年,由於海禁的逐漸鬆弛,來台墾居的客家人更見增多。此時客家人移墾的區域已由台灣中部向台灣中北部轉移。到了乾、嘉、道時代,客家人移墾的區域已在台灣北部地區,如台北、桃園、新竹、苗栗等地。

在台灣的客家人以粵籍嘉應州(鎮平、平遠、興寧、長樂、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最多數,約佔二份之一左右;其次為惠州(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永安、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約佔四份之一左右;再其次為潮州(大埔、豐順、饒平、惠來、潮陽、揭陽、海陽、普寧等縣),約佔五份之一左右;而以福建汀州(永定、上杭、長汀、寧北、武平等縣)的客家人最少,僅佔十五份之一左右。


壹  潮州饒平王氏原鄉概述

依據《三槐王氏族譜–王克師派下》所載,開粵祖王淳質,謚太乙,於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因避胡亂,偕同妻秦氏攜五子(計有七子,長子王惟浩、次子王惟修因兵亂而失散),從福建汀州府寧化縣,遷居到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元歌都蓮塘社城仔里新豐宮墩上鄉,(廣東潮州府海陽縣弦歌都下饒堡鳳凰山下蓮塘社東坑尾王屋鬥)(今新塘鎮東山村南側),聚族建宗祠,弘建「裕安樓」,定祖祠之名曰「垂裕堂」。

昭穆字倫

由開粵祖定下三槐王氏之世輩如下:

原鄉饒平風情

饒平縣在北部山區的上善鎮、上饒鎮、饒洋鎮、新豐鎮、九村鎮、建饒鎮和中部山區的東山鎮、溪村鎮,主要都是講客家話,客家人口約有二十萬人,佔全縣人口之百分之二十二。

饒平王氏開饒衍派

開粵祖王淳質生七子,長子王惟浩、次子王惟修因兵亂而失散,行蹤去向、繁衍狀況未明,余五子衍派情形如下:
三子王惟和居王屋鬥,五代孫王安祿派居浮山東官鄉。
四子王惟平派居新豐墩上鄉,來台饒平王氏概由此衍出。
五子王惟亨派居上饒埔萍鄉。
六子王惟貞派居三饒添寧寨鄉。
七子王惟良派居詔安縣官陂徙秀篆鄉。

饒平王氏在饒之衍派

現居人口約有600余人,主要分布在新豐鎮新光管區墩上村,上饒鎮埔中管區王屋村,上善鎮二善管區王屋村,以及九村鎮坑子里。
主要分派:上善王氏第三房遷大埔縣黃沙田墩,以及新豐墩上王氏,後裔遷台灣。

貳  潮州饒平客家王氏來台支系

族譜

來台祖王克師派下

(1)、來台祖王克師
王克師系開粵第十三世,十二世王廷遇之次子,生於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於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偕同宗姪王仕福等從廣東渡海來台,經淡水上陸,先入新莊(即今新莊區),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移居桃園縣南崁,卒於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享壽64歲,葬於南崁廟口營盤坑上,今之統帥高爾夫球場內。
(2)、目前的世輩及居所
十六至二十五世之世輩,「啓景萬年興,派別思源遠」,目前年長者以十九、二十世之年、興輩份居多,年輕者則以二十一至二十二世,派、別輩份為主,自王克師公元1725年來台,迄今(2022)年,已歷297年。
王克師來台時年22歲,現已傳了十二世(即已傳至第二十四世裔孫),平均一世相隔約24年,繁衍家庭約1300戶,主要居所分布在平鎮區平鎮、南勢、北勢及東勢柑園,中壢區後寮、大侖及市區,少部份在新北市、基隆、瑞芳,花蓮,屏東潮州等地區

來台祖王廷仁派下

(1)、來台祖王廷仁
十二世王廷仁,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時年24歲,隻身來台,從鹿港上陸,移墾彰化,後其長子王克享遷移淡水上崁莊,在宗兄王克師家居住,經營生意並耕作王克師之田,維持生計,此派後裔大部份居住中壢、平鎮、楊梅、台中、彰化。
(2)、與王克師之宗親血緣
查十二世王廷仁與朝萬公之廷遇、廷謙等,系同曾祖父之堂兄弟,其曾祖父九世祖心悅公,下有二子良相、良斯,良相之次子即王朝萬,良斯之子王朝帶,即王廷仁之父,王廷仁即為北勢王景賢等之來台始祖。

來台祖王克照派下

(1)、來台祖王克照
十三世王克照,清康熙六十年(1721)五月,於平朱一貴及大甲番亂時,福建南澳總兵藍廷珍奉命鎮壓,王克照等堂兄弟隨軍赴台,後落籍台灣。先入墾於桃園南崁、大園,後移居中壢、平鎮一帶,後裔則衍遷至中壢、楊梅、觀音、新坡、新屋,新竹縣竹東、關西、橫山沙坑、北埔等地。
(2)、與王克師之宗親血緣
查十三世王克照、王克師系同祖父之堂兄弟,其十一世祖朝萬公,育有四子廷親、廷遇、廷樂、廷謙,王克照系廷謙之長子,王克師系廷遇之次子,王克照、王克師可謂來台支系之始祖。

隨同王克師來台之宗姪王仕福(隻身來台之王仕福)
據查十四世王仕福,系原鄉同族人,與王克師一起來台墾殖,未娶,別世後無人承鼎,惟先前有加入文峰公會〈即上祖來台思念原鄉,每年一世祖(王淳質)、八世祖(王文峰)、十一世祖(王朝萬)三忌日有祭典,故台灣也邀同族人勷成此會,於王文峰忌日(農歷八月二十四日)一同祭典〉,故每年祭祀加入牌文共做忌日。

參   桃園平鎮「植槐堂」王氏

本族來台開發系自清朝雍正3年公元1725年,來台祖王克師自廣東省饒平縣墩上鄉蓮塘社渡海來台,由淡水上陸先至新莊(今新北市新莊區),雍正6年入墾南崁。第二代王仕甲於嘉慶18年(公元1813年)遷至桃園平鎮南勢地區,迄今公元2022年,來台已297年,歷經十二代繁衍,相傳子孫約有六千餘人。現今桃園市龜山區、蘆竹區有20余甲林地、田地作為祭祀公業之產業,以其收益用來春、秋二祭,清明祭掃,祖祠墓園維護之用。

1、來台祖克師公22歲隻身來台,後遷至南崁大坑內、園林坑創業垂基有成,娶楊氏媽為妻。楊氏媽生於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生三子仕泮(生於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仕種、仕甲(生於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來台祖54歲生長子,63歲生三子,為了繁衍後代,可以推想,披荊斬棘,以啓山林,備極辛酸。

2、十四世(遷台第二代)長子王仕泮,次子王仕種、三子王仕甲,長子、次子傳下十五世繁衍狀況列表匯總如下:


3、其中三子王仕甲素有大志,興產成富,建祠於桃園南崁,今之龜山區大坑里陳厝坑,名振鄉里,受封儒林郎,享壽六十九歲,卒於道光14年(公元1834)。王仕甲傳下生三子,王天恭、王天縱、王天球,其傳下之三大房即由此區分。

4、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王仕甲27歲生長子王天恭,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分別生下次子天縱、三子天球,財丁兩旺,家業興創,嘉慶十八年 (公元1813)(參閱文瀾宮伯公修建碑文) 王仕甲時年48歲,遷移安平鎮居住,即今桃園市平鎮區南勢王屋現址,續後建造祖堂。

5、王仕甲傳下十五世三大房,繁衍狀況列表匯總如下:

6、王天恭、王天縱兄弟先後擔任過安平鎮十三莊總理,於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得福建台灣水陸掛印統鎮利勇巴圖魯曾元福,及候選道福建台灣府正堂洪毓琛,為王作霖(天縱)立之匾額「敦厚維風」一面。由此推算建祠完成迄今(公元2022年)至少應有163年歷史,而嘉慶十八年 (公元1813)遷徙到平鎮居住,迄今已近210年矣。

7、十六世之後計傳21男,裔孫繁衍迅速,樹大分枝,後世子孫陸續向外發展,形成日後有數個饒平王氏之宅院(即大瓦房),惟仍保留共同的祖祠以及祖塔,匯聚一脈相承的宗親關係,王克師派下之長子王仕泮,其傳下十五世第三子王天喜過世後第八年(咸豐3年),其夫人李氏立撥之分鬮書,即是最佳之例證。

8、各支系各行業傑出經營有成者之人、事、物軼事簡列(由於隱私原因,部分名字暫以○呈現)

(1)、懸壺濟世中醫藥學與西醫醫師
十六世王啓榜傳下之中醫五代,即王景傳(17),王萬修(18),王年澱、年蔣(19),王興○(20)。
另王啓榜之後王萬○,及子王年○以及王啓榜之後王見○亦都有專精於中醫藥學。
而二房王天縱之後王年○,為慶升中醫診所中醫師。
西醫醫師部份,年輕一輩相繼崢嶸頭角,分別有中山醫專牙醫科畢業王興○;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任榮民醫院醫生王興○;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任榮民總醫院醫生王興○;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醫學博士,任三軍總醫院醫生,國防醫學院副教授王興○…等等。
(2)、茶葉製作改良
王景○任草湳陂茶葉試驗所技士;王年○屏東農專畢業,任大東制茶工廠代表人;王年○畢業於茶葉練習所,曾任廠長、經理、副總經理;王興○逢甲大學畢、東海大學研究所碩士,高考及格,省政府農林廳茶葉改良場會計主任。
(3)、農漁業技術
王逢○(19) 畢業於基隆水產學校,並赴日本東京水產大學研究漁業經濟,曾任三監興業(股)董事長及最高顧問;王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律系,曾任台灣省政府農業廳漁業局薦任技正、簡任技正;王興○考入省政府檢驗局,派赴屏東地區任香蕉出口檢驗工作等。
(4)、教育界
王年○畢業於政大研究所,文學博士,現任彰化師範大學教授,王世○畢業於中大企管研究所,營銷管理博士,現任中興大學教授;國小校長退休有王興○、王興○;國小主任退休有王年○、王年○、王年○;以及擔任教職者王萬○、王榮○(18)、王年○、王年○、王年○、王年○…等等。
(5)、交通界包涵交通處、鐵路局、郵局、公路局等
如早期王萬○鐵路局站長退休、王興○省交通處、松山機場、港務局棧埠處。
(6)、地理擇日、堪輿
三房王天球第五子王啓榜之第八子王景班,畢生從事地理擇日,精於堪輿;大房王天恭之裔孫王興○(20),務農,於農忙之余拜王景班(17)為師,學習勘輿命理,中年學有所成,開創「興○擇日館」。
(7)、土木建築師
大房王天恭之二十世裔孫王興○(20),台北工專土木工程科畢業,任土木工程建築師。
(8)、政界、民意代表
仕甲大房王天恭之十九世裔孫王年○(19),曾任桃園縣平鎮鄉公所課長、第五屆鄉長;仕甲大房王天恭之裔孫王年○(19),曾任三任桃園縣平鎮鄉民代表會主席,二任桃園縣議員;仕泮之三房天喜之二十世裔孫王新○(20),曾任台灣省第二屆省議員;仕甲大房王天恭之二十一世裔孫王勝○(21),曾擔任多屆平鎮市市民代表。
(9)、法界律師
仕甲三房王天球之十九世裔孫王年○(19),中壢農校畢業,書記官考試及格,曾任宜蘭地方法院書記官及土地代書,律師考試及格,於桃園執行律師工作。為本宗第一位律師,亦為平鎮市第一位土長律師。
(10)、產業創業
王萬○、王萬○(18)兄弟白手成家,創建源春精米所,王萬○(18)創立中光行;王萬○(18)任安吉布行店東;王興○(20)任榮麒紡織(股)公司董事長;王興○(20)任光益機械工廠公司董事長…等等。


肆  堂號與宗祠聯對匾額

本族堂號有太原堂,系紀念祖先發祥地山西省太原府。本宗祠正廳祖牌為太原堂。

有三槐堂、植槐堂,系紀念先祖北宋兵部侍郎王祜,文武忠孝素有陰德,手植三株槐樹於庭,謂吾後世必有為三公者,果其子王旦,位宋真宗宰相,故後世以三槐堂、植槐堂為堂號以資紀念。本宗祠門額為植槐堂。

宗祠聯對與匾額,以紀念祖先之遷徙脈絡,風采逸事。本宗祠現有楹聯六對、匾額三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