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文章
遷台記憶系列《開閩世家閩台源流志》台北大稻埕 風土人文

遷台記憶系列《開閩世家閩台源流志》台北大稻埕 風土人文

遷台記憶系列《開閩世家閩台源流志》

台北大稻埕– 風土人文簡介   前言

台北大稻埕是台北市第二古老的地區,僅次於艋舺地區。自清代以降,大稻埕市街日益擴大,日據大正時期1922年將大稻埕地區分屬泉町、港町、太平町、永樂町、日新町、大橋町、上奎府町、建成町、下奎府町等九個行政區;1946年光復初期將上述九個町合併為兩區–延平區與建成區;1990年台北市進行區域改制,從原本的16區合併為12個行政區,將原大稻埕地區所屬的「延平區」及「建成區」,與大龍峒所在的「大同區」三區合併,區名沿用大同。為方便敘述,本文以原大稻埕地區為主,大龍峒地區為輔。

以下即簡介台北市大稻埕與大龍峒地區的地名由來、名勝古蹟、前二十大姓、地方名人、地區特色…等。

地名由來

1.大稻埕,清初康熙年間,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奇武卒社」的所在地。漢人於康熙末年遷徙此地,因水利之便,從事水田稻作,相傳入墾該地區的農民,曾公設一處用來曬稻穀的大埕,因而得名「大稻埕」,該場所於農隙時,則是農產品的交易場所。

在各種文獻記載中,平埔族奇武卒社的社名,或同名異稱,或同音異字,或改稱,而有奎母卒、圭母卒、圭母萃、圭母子、奎府聚、圭府聚…等多種寫法。

淡水同知陳培桂纂輯《淡水廳志》,於清同治十年(1871)印行,大稻埕地名首次出現於文獻中,例如,〈淡水廳全圖〉的分圖一,即有大稻埕、大隆同、圓山仔、錫口(今台北松山)、艋舺(今台北萬華)…等地名。


↑大稻埕、大隆同地理位置圖。(照片翻拍:《淡水廳志》淡水廳分圖一,頁5)

據《台北市志》記載,大稻埕建街,始於清咸豐元年(1851),自基隆移居大稻埕的林藍田,在今台北市迪化街一段,建築三幢店鋪,店號「林益順」,為該街店鋪之濫觴,林藍田從事貿易,與廈門、華北、香港…等地有業務往來。

清咸豐三年(1853)8月,艋舺地區發生分類械鬥,此即俗稱的「頂下郊拚」,因競爭勢力範圍而起衝突,聚居於下郊的漳州人與泉籍同安人聯合,向居住於頂郊的泉籍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發動攻擊,結果卻慘敗。於是,下郊的大批漳州人與泉籍同安人,舉族遷居大稻埕,並創建大稻埕地區新市街,今迪化街霞海城隍廟一帶即是由下郊遷徙此處而鳩建。

清朝道光、咸豐年間,台灣最繁華的地區有著「一府、二鹿、三艋舺」的排序。位於淡水河畔的艋舺(今台北萬華),在此時期的淡水河床深,巨型帆船進出便捷,往來海峽兩岸的船隻,均可直抵艋舺,致使艋舺人口日多,商務臻於極盛。然而,清咸豐三年(1853)「頂下郊拚」,使雙方損失不貲,艋舺市街亦元氣大傷,此後,又因淡水河泥沙淤積,港口淤淺,艋舺漸失航運商機。清咸豐十年(1860),淡水開港後,大稻埕逐漸取代艋舺,成為台灣北部的經濟中心,茶商、洋商、布商…等巨商,以及各國領事皆雲集於此,清代海關也設置在今民生西路底與環河北路交會處北角。

咸豐年間,大稻埕有泉郊、廈郊、北郊等俗稱「三郊」的船頭行,此郊商相當於今之貿易商同業公會,其貿易區域,主要是泉州、廈門、漳州、廣東、福州、寧波、上海、天津…等地,隨著時間與空間的推移,大稻埕地區商業經濟,日益擴大與繁華。

大稻埕於清乾隆年間,隸屬於福建省台灣府淡水廳淡水保,到清光緒年間,台灣建省後,隸屬於台灣省台北府淡水縣大加臘(蚋)保。日據時期隸屬於台北州台北市,日人將日益擴大的大稻埕地區,分屬於9個行政單位–「町」,町以下設「區」,區以下設「丁目」。

光復初期,大稻埕地區隸屬於台灣省台北市延平區與建成區(將日據時期原大稻埕地區9個町,合併成立延平、建成兩區)。1967年7月,台北市改制直轄,下轄16個行政單位–「區」,區以下設「里」,里以下設「鄰」,原大稻埕地區,分屬台北市16區當中的延平、建成兩區。1990年3月,台北市政府行政區再次改制,將原先的16區合併為12區,此時延平、建成兩區併入大同區,區名沿用大同。

2.大龍峒,位於台北淡水河與基隆河交界處,清初康熙年間,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大浪泵社」所在地。在各種文獻記載中,平埔族大浪泵社的社名,因音譯,或同名異稱,或同音異字,或改稱,也有巴浪泵、巴琅泵…等寫法。後為奎母卒社合併,改稱「奎泵社」或「雞泵社」。

本地區於清康熙乾隆年間已有漢人移墾於此,例如,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陳賴章墾號向諸羅縣申請墾照,諸羅縣所發墾給單有「北至大浪泵溝」之記載;《台北市志》封域篇亦記載,「清乾隆初年,漢人入墾此區漸眾,尤以泉籍同安人為多,至乾隆中葉,已正式成立大浪泵莊」。

清嘉慶七年(1802),地方人士依音韻取吉祥字,將莊名大浪泵,改名為「大隆同」,亦即寓意同安人興隆的吉利話。清道光年間起,大隆同的文風蔚盛,人才輩出,有「十步一秀,百步一舉」的美譽,例如,陳維英家族–老師府,在短短數十年之間,連續出了六位舉人,無數位秀才。清同治年間,文人雅士助興,將大隆同又改名同音異字的「大龍峒」,大龍,寓意賢才眾多之地。

↑台北市地形及行政分區圖。(照片翻拍:《台北古今行》頁16)

名勝古蹟
本文以大同區創建,肇基於清朝、日據時期的廟宇、教會、宗祠、宅第等名勝古蹟為對象,揀選舉例匯編簡介如下。

(表一).大同區名勝古蹟–廟宇、教會 王桂明匯編2023.2.3

現況地址 名稱 奉祀主神 創建/肇基時間 備注
大同區保安街49巷17號 大稻埕慈聖宮 媽祖 同治3年(1864)始建,1916年因市區改正遷建現址 見證大稻埕地區歷史發展,「頂下郊拚」事件後,媽祖本尊隨同安人遷此,為移民的信仰中心
大同區哈密街61號 大龍峒保安宮 保生大帝(大道公、吳真人) 嘉慶10年(1805) 創建 祭典由繞境踩街、藝陣表演、酬神演出的傳統戲曲家姓戲、三獻禮、過火、放火獅等組成
大同區迪化街一段61號 台北霞海城隍廟 霞海城隍 道光年間初建,咸豐9年(1859),改建竣工於現址 香火鼎盛,信徒眾多,每遇祭典盛況空前,有「五月十三人看人,迎神賽會甲天下」之稱。
大同區大龍街275號 台北孔廟 孔子 光緒5年(1879)創建,1925年士紳倡議重建於現址 原建於城內的武廟旁,日據初期遭兵災。依古法重建,大成殿內八角藻井為中外人士所贊美
大同區南京西路344巷2號 台北 法主公廟 法主聖君 光緒19年(1893) 創建,1909年在現址改建 昔為大稻埕茶商所奉祀,今之廟身為五層樓,一樓系344巷車道,祭祀神殿在二至五樓。
大同區甘州街40 號 大稻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耶穌基督 日據大正4年(民國4年1915)竣工 有「台灣茶葉之父」尊稱的大稻埕茶商李春生捐地獻建,教堂見證台北地區基督教發展過程
大同區貴德街44號 李春生紀念教會 耶穌基督 日據大正年間遷入(原址為大稻埕郵便電信支局) 教堂周邊為劉銘傳建設台灣,發展近代交通、郵電、商務,及洋人活動、居留的主要區域。

資料來源:《台北市志卷四社會志宗教篇》、《台北市志卷八文化志勝跡篇》、《台北古今行》、《台灣古蹟全集(第一冊)》、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

(表二). 大同區名勝古蹟–宗祠、宅第 王桂明匯編2023.2.6

現況地址 名稱 創建者 創建/肇基時間 備注
大同區迪化街二段243巷2號 太原堂王氏宗祠 台北市王氏宗親會 1937年基地購妥

1952年創建宗祠

1966年落成大典

1934年宗親會成立,1937年興工建祠前,詎料七七事變,日據台政府禁束,建祠因而擱延
大同區寧夏路27號 德星堂陳姓宗祠 陳維英、陳恕 清光緒十八年(1892)創建,1912年興工遷建現址 陳德星堂為台北地區陳氏大宗祠,甲午戰後日軍進佔台北,城內原堂址被徵用建造總督府
大同區延平北路四段231號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 陳遜言 嘉慶12年(1807) 興建 陳家多人積極致力文教,使大龍峒名士輩出,地方人士尊為老師,稱其宅為「老師府」。
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73號 全台林姓祖廟 在台林氏鳩資捐建 道光11年(1831)創建,光緒27年(1901)遷建於現址 甲午戰後日軍進佔台北,城內祖廟原址被徵用籌建總督府官捨及貫通道路,乃遷建於現址
大同區歸綏街303巷9號 大稻埕辜宅 辜顯榮 日據大正9年(民國9年1920)創建 日據時期華洋混合式豪宅,一樓鹽館辦事處,二樓為住家,具台灣生活變遷史研究價值。

資料來源:《台北市志卷四社會志氏族篇》、《台北市志卷八文化志勝跡篇》、《台北古今行》、《台北王氏大宗祠創建卅週年紀念特刊》、《台灣古蹟全集(第一冊)》、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


↑台北王氏大宗祠2019年秋祭大典。( 王桂明 20190918拍攝)

↑台北王氏大宗祠位於松山機場航線上。(照片來源:《圖說台北王氏大宗祠》頁14、19)


↑台北大稻埕法主公廟 ↗大稻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王桂明 20150717拍攝)

前二十大姓

依據戶政司最近一次於2018年出版的《姓名統計分析》專輯記載,台北市大同區總人口數128,578人,該區前二十大姓人口數如下,

第1大姓,陳姓人口數16,989人(男8,448,女8,541);

第2大姓,林姓人口數11,839人(男5,853,女5,986);

第3大姓,李姓人口數7,797人(男3,836,女3,961);

第4大姓,黃姓人口數7,615人(男3,741,女3,874);

第5大姓,張姓人口數6,946人(男3,347,女3,599);

第6大姓,王姓人口數5,437人(男2,671,女2,766);

第7大姓,吳姓人口數5,011人(男2,487,女2,524);

第8大姓,蔡姓人口數3,678人(男1,765,女1,913);

第9大姓,楊姓人口數3,610人(男1,778,女1,832);

第10大姓,劉姓人口數3,173人(男1,526,女1,647);

第11大姓,許姓人口數2,833人(男1,343,女1,490);

第12大姓,鄭姓人口數2,645人(男1,311,女1,334);

第13大姓,郭姓人口數2,641人(男1,332,女1,309);

第14大姓,周姓人口數2,322人(男1,171,女1,151);

第15大姓,謝姓人口數2,204人(男1,068,女1,136);

第16大姓,葉姓人口數1,955人(男986,女969);

第17大姓,洪姓人口數1,579人(男734,女845);

第18大姓,高姓人口數1,530人(男746,女784);

第19大姓,蘇姓人口數1,529人(男747,女782);

第20大姓,廖姓人口數1,497人(男721,女776);

由上列統計資料得知,台北市大同區前二十大姓人口數,合計為92,830人(男45,611,女47,219),與該區總人口數128,578人相比,這二十大姓已佔該區總人口數的72.2%。

地方名人

台北王氏大宗祠–太原堂,位於台北市大同區,是雙北地區,甚至北台灣地區王姓宗親,精神上與信仰上的主要聚集點之一。茲感念王姓先賢為王氏大宗祠的辛勤付出,本文臚列大稻埕地區王姓名人之外,特地揀選舉例與王氏大宗祠相關先賢,齊納入簡介如下:(依姓名筆划排序)

(表三).台北大稻埕–王姓名人錄 王桂明匯編2023.2.12

姓名 出生 祖籍 事跡
王文霖 民國11年(1922) 福建泉州惠安東門外後厝雅 幼學於故鄉「惠安公學」,來台自學經史,專攻漢學。於大稻埕開設永興祥商行、永興綢布莊,1970年拓設大千百貨,歌仔戲巨星楊麗花於開幕剪彩,業務極盛。歷任財團法人王氏太原堂第11-18屆董事長。
王木發 民國10年(1921) 福建龍溪 成功大學工學院畢業,曾任職工礦工程師,後捨工從商,歷任「美源針織公司、櫻華工業公司」董事長,台灣區「制衣、毛衣編織」等同業公會理事長,於「財團法人王氏太原堂」第十屆董事長任內逝世
王玉慶 光緒9年(1883) 福建泉州安溪石盤頭鄉 生於台北南港大坑茶農世家,其制茶經驗與理論豐富,32歲受聘為當時台北州制茶教師,本省茶輸出日本,南洋各埠,包裝商標悉用「茶業教師王玉慶監制」字樣,可見其聲譽。連任六屆太原堂監事。
王孝謹 福建泉州安溪 王孝謹1907年來台開拓市場,在大稻埕開設「有記名茶」,商號沿用其父親王敬輝於1890年在廈門開設的「王有記茶莊」,孝謹之子王澄清17歲來台接手事業,續傳第四代王連源,目前第五代接續經營
王尚三 福建泉州安溪長坑 1940年安溪縣府令其接任長坑鎮鎮長,前後凡五年,政績至今尤膾炙人口,《太原王氏通譜》為其著作,備承海內外宗賢及宗親的肯定與贊許,主編《台北王氏大宗祠創建卅週年紀念特刊》亦頗受宗親好評
王飛龍 光緒31年(1905) 福建泉州安溪嶢陽 先生誕生於彰化鹿港,少歸福建,求學於「集美商科」、「廈門大學」,又留學東瀛「東洋大學」及研究院。歷任台北市民政局長,台北市議會議員、副議長,選補為「財團法人王氏太原堂」第十屆董事長
王泰友 光緒33年(1907) 福建泉州安溪 自創「福記茶莊」於迪化街,聞名中外,色香味俱佳的「南港茶王」,即其親授學徒茶葉炒制的茶中極品,1946年至木柵指導「安溪鐵觀音」之炒制,1949年至鹿谷鄉,以獨創的半球法,指導凍頂茶之炒制。
王連河字圖景 光緒23年(1897) 福建泉州安溪嶢陽 自創「新芳春茶行」於台北大稻埕,籌設「王姓宗親會」,敬祖睦宗,首捐巨資倡建「台北王氏大宗祠」,對於宗親事務,出力尤巨,深得族人尊敬與擁戴,歷任「財團法人王氏太原堂」第一至第九屆董事長
王雲峰本名王奇 光緒22年(1896) 台灣台南人(祖籍待查) 大稻埕知名電影默片辯士,曾任共樂軒西樂隊指揮,譜曲台灣史上第一首廣泛流行閩南語歌曲〈桃花泣血記〉,賞識推薦李臨秋,一起創作閩南語歌曲20余首,如〈自由船〉與戰後四大名曲之一〈補破網〉。
王瓏字朝清

號孝慈

光緒11年(1885) 福建泉州晉江龍安 其父王惟昌系聞名對外貿易巨商兼煙草商,先生繼承父業後改營木材,開設新榮順木材行,興建大宗祠用地,出錢出力,由於對木材極為內行,大宗祠祖像所用樟木均由先生選擇。連任11屆太原堂監事

注:1.王姓名人錄,以台北市16區時期的大稻埕地區(延平區、建成區)為主,大龍峒地區為輔。

2.和王雲峰一起創作的作詞李臨秋,後來與鄧雨賢譜出風靡全台的〈望春風〉、〈四季紅〉、〈一個紅蛋〉等名曲,1970年代李臨秋交由林二重新譜曲的〈相思海〉、〈半暝行〉亦是傳唱名曲。

資料來源:《台北市志卷九人物志宦績篇》、《台北王氏大宗祠創建卅週年紀念特刊》、《台北文獻》直字第九十九期(大稻埕專輯)、《台北市安溪同鄉會特刊第二輯》、《李臨秋與望春風的年代》、有記名茶網站。

附註:

嘉義市北社尾王姓宗祠,興建於1919年;台南市王姓大宗祠,1935年11月落成,這兩處宗祠竣工年代都較早。台北王氏大宗祠於1952年農歷十一月十一日正式動土,1953年農歷四月初一興工建築祖祠,1956年農歷二月廿九日午時,開閩三王祖像開光典禮,因此,祖像所用樟木均由王瓏選擇,及神尊金身雕制完成的期間,約於1953-1956年之間,為台灣北部地區各縣市王姓宗親會或宗祠,最早奉祀開閩三王–潮公、審邽公、審知公三尊金身者。例如,今桃園市太原堂王氏宗親會,於1961年前後,由宗親集資雕制一尊唐忠懿王審知公金尊;基隆市王姓宗祠竣工於1982年,祭祀系姓始祖、固始始祖、開閩三王;今桃園市王姓宗親會,於2009年雕制一尊開閩王審知公金身;2014年新成立的新北市淡水王氏宗親會,於會館奉祀開閩三王三尊金身。

由此可見,王瓏宗長,對於台北王氏大宗祠–開閩三王祖像雕制的貢獻厥功甚偉。

↑大稻埕王、黃、謝、陳四姓家族合股開設的大千百貨。(王桂明 20150717拍攝)

地區特色

1大稻埕茶行與洋行

清咸豐十年(1860),淡水港正式開放港口對外通商,港口範圍由淡水河口上溯艋舺,後因艋舺一帶的淡水河床日漸淤淺,不利大船停泊,居於淡艋兩地之間河床較深的大稻埕,因此受惠起而代之成為對外通商口岸的淡水河內港。

大稻埕茶葉外銷與英商陶德(John Dodd或譯音杜德)息息相關,清同治五年(1866),陶德自福建安溪引進茶種、茶苗,貸銀鼓勵茶農種植,言明來年收成時將悉數購買,後為降低成本,不用長途運送廈門再制,改在艋舺設廠烘焙再制,但艋舺居民排斥外國人設洋行和茶工廠,因而改於大稻埕烘焙。此後,來自大漢溪、新店溪與基隆河上游產地的茶葉,藉由小舟駁運至大稻埕烘焙再制,大稻埕因此成為茶葉的再制中心,外銷的再制茶從此由大稻埕直接運銷他國,省去運送廈門的成本,大稻埕的貿易商業也日益興盛,茶葉,尤其是烏龍茶與包種茶,成為出口大宗。

清同治11年(1872),英商怡和洋行、德記洋行,看准商機,分別從淡水、打狗(今高雄)遷至大稻埕;此外,英商和德洋行、水陸洋行、嘉士洋行…、德商公泰洋行等諸多洋行,也陸續由安平(今台南)等地區遷至大稻埕,從事貿易。洋行大都兼營保險業務,有火災保險或運輸保險業務,也為貿易貨品多一層保障。

英商陶德引進安溪茶種、茶苗當年是1866年,至1894年這28年間,淡水港茶葉出口量大幅成長,當年出口概況舉例比較如下,

清同治5年(1866), 1,359.57(擔)(注:1公擔=100公斤)

清同治9年(1870), 10,540.11(擔)

清光緒1年(1875), 41,573.55(擔)

清光緒6年(1880), 90,485.88(擔)

清光緒11年(1885),122,730.31(擔)

清光緒16年(1890),128,628.91(擔)

清光緒20年(1894),136,825.79(擔)

日本據台之初,於1896年對大稻埕茶行進行調查,統計當年合計有252家茶行分布於大稻埕地區的30條街道內,其中茶行家數最多排名第一的朝陽街(今民生西路一部分)佔了46家,排名第二的新興街27家,排名第三的太平街23 家,排名第九的建昌街(今貴德街)則有11家茶行,如今傳統大稻埕茶行剩不到十家,1890年在廈門創設,1907年來台開拓市場,選在大稻埕開設的「有記名茶」就是其中一家,目前為茶行第五代接手經營。

筆者閱讀《台北王氏大宗祠創建卅週年紀念特刊》,留意大宗祠購地與興建捐款芳名錄,有多位人員其本身即從事茶葉事業,有開設茶行,也有教導茶葉炒制者,茲揀選舉例:

王連河,創設新芳春茶行;王孝梅,創設王瑞珍茶行;王玉慶,制茶教師;王連坡,初創碾米工廠嗣轉營茶商;王添丁、王進益、王水柳,合作開設文山茶行;王耀東,中立茶行茶廠廠長;王添祿,台灣總督府立茶葉專科,榮興茶行技士;王泰友,自創福記茶莊;王孝謹,有記名茶;王德,寶記茶行。

基於上列捐款芳名錄信息,筆者推論1953年第一次由宗親會在新芳春茶行主辦秋祭大典,以及1954年首次在王氏大宗祠舉行秋祭大典,日期都選在農歷9月22日舉行,應與大稻埕茶商的信仰中心「法主公」誕辰相關,法主公是清光緒年間,由祖籍泉州安溪陳姓茶商奉祀來大稻埕的家鄉守護神,後來成為公廟,由大稻埕茶商獻地捐款興建法主公廟,之後演進為與霞海城隍廟,慈聖宮媽祖廟,並列為大稻埕三大廟。

2建成圓環

昔日極為風光的建成圓環夜市,為飲食集中區,曾經高達97攤,有「傳統美食天堂」的稱號,主要就是圓環攤販以味鮮價廉的美食小吃為號召,如蚵仔煎、魚翅羹、炒牛螺…等最著名。

圓環夜市起源於日據明治32年(1899),統治當局進行市區改正,在今南京西路,重慶北路一段,寧夏路,重慶北路二段的交叉口辟為圓型公園,此後來公園納涼的人多了,無照攤販也來了,逐漸形成警察取締攤販的景象。後來圓環攤販組織「圓環夜市行商小販組合」,向日本警察局陳情請領營業執照,結束了天天推著攤子躲警察的日子,當時圓環夜市攤販於每天下午五點陸續進場擺攤,營業到子時十二點收攤散市。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當局下令停止圓環夜市擺攤,除了在圓環四周修築防空洞,並將圓環中央土地挖空為蓄水池,以躲避空襲及救火之需。台灣光復後,台北市政府拆除圓環防空洞,填平蓄水池之後,攤販又集結於此,生意更好,部分攤商逐漸發展為早上九點開店,深夜還有人吃消夜的長時間日夜營業模式。

然而圓環攤販在祝融的數次摧殘下,台北市政府雖曾積極規劃活絡圓環商圈再創生機卻數度失敗,例如由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設計,2002年新建的「建成圓環美食館」因為被認為不實用等因素,最後僅剩個位數攤商而商機盡失,黯然於2016年11月24日拆除美食館而畫下休止符!圓環再次重建成綠地廣場,並保留被列為市定古蹟的二次大戰時期歷史建物–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遺跡。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遺跡。(照片來源:台北市文化局)

雖然圓環夜市盛況不再,攤商則轉移至圓環附近的重慶北路與寧夏夜市,台灣傳統美食還是吃得到,圓環夜市小吃依然飄香於圓環四周,來台北旅遊的各國人士,寧夏夜市就是口袋名單之一,可見當年圓環夜市的美食魅力無遠弗屆。

3年貨大街

大稻埕商業中心位於迪化街,而台北市年貨大街成為迪化街的代名詞由來已久。清光緒年間隸屬於台北府淡水縣大加臘保的大稻埕南街、中街、中北街、普願街,日據台北州時期改名為永樂町,光復初期將原大稻埕南街、中街、中北街、普願街、杜厝街…等改名為迪化街,隸屬於台北市延平區。


↑民國九年(1920)大稻埕地圖。(照片翻拍:《台北文獻》直字第99期,頁50-51)

1860年淡水港正式開港以來,大稻埕商業中心即佔地利之便,經由淡水河畔的大稻埕碼頭,批發集散轉運貿易物品。進口輸入品有中藥材,南北貨,瓷器、磚瓦等工藝品,以及綢緞、羅紗、絹布等絲織品;出口輸出品有茶葉,樟腦,糖,米,油,蓪草,藤苧…等物產。鄰近大稻埕碼頭的今迪化街因此發展為茶葉、南北貨、中藥材、布料、成衣服飾為主的商業貿易批發集散中心,時至今日,即使淡水河航運、茶葉、樟腦已沒落的情形下,藉由陸運替補,迪化街仍然是台北最繁華的南北貨、中藥材、布業集散地。

台北市政府為推動地方繁榮,1996年起歷年來皆於農歷年前舉辦年貨大街活動(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除外),即以原大稻埕中街,今民生西路至歸綏街的路段為年貨大街中心點,每年年貨促銷活動,帶來人潮也帶來錢潮,店鋪老闆和辦年貨的民眾皆大歡喜,樂開懷喜迎新的一年。

4波麗路餐廳

位於大稻埕新芳春茶行斜對面,民生西路314號波麗路本店,1934年創立,是台北市第一家西餐廳,也是沙龍文化的先鋒,以欣賞西洋古典音樂為特色,為生活西化的重要見證,在台北餐飲文化具重要象徵地位,據傳書畫家郭雪湖,楊三郎,作家呂赫若等諸多前輩藝文人士當時經常聚會於此,目前餐廳仍維持營業。

↑台北市歷史建築:波麗路西餐廳。(照片來源:台北市文化局)

參考資料

(1).《台北王氏大宗祠壬午年秋季祭典特刊》王福生王貴龍王世銓主編,財團法人王氏太原堂,2002年9月出版。

(2).《台北王氏大宗祠千禧年紀念特刊》王策民主編,台北市王姓宗親會,2000年9月出版。

(3).《台北王氏大宗祠創建卅週年紀念特刊》王尚三主編,財團法人王姓宗親會,1986年12月出版。

(4).《台北市安溪同鄉會特刊第二輯》汪濟誠總編校,台北市安溪同鄉會,1979年出版

(5).《台灣古蹟全集(第一冊)》關山情 主編,戶外生活雜誌社,1980年5月出版。

(6).《全國姓名統計分析》內政部戶政司編輯,2018年10月出版。

(7).《李臨秋與望春風的年代》黃信彰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09年4月出版。

(8).《淡水廳志》同治10年(1871),陳培桂刊本,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出版。

(9).《圖說台北王氏大宗祠》王世燁王世銓王永鑫編著,財團法人王氏太原堂,2019年出版。

(10).《台北文獻》直字第九十九期(大稻埕專輯)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92年3月出版

(11).《台北古今行》李錫津總編輯,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編印,2001年2月出版。

(12).《台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城市篇》曾迺碩總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8年出版

(13).《台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曾迺碩總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8年出版

(14).《台北市志卷四社會志氏族篇》曾迺碩總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8年出版

(15).《台北市志卷四社會志宗教篇》曾迺碩總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8年出版

(16).《台北市志卷八文化志勝跡篇》黎民敏纂修,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79年出版

(17).《台北市志卷九人物志宦績篇》曾迺碩總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8年出版

(18).《台北市志卷九人物志賢德篇》曾迺碩總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8年出版

(19).《台灣源流》98/99期 頁22-39〈台灣地區王姓祠堂研究〉王桂明 撰,台灣省姓氏研究學會,2022年5月出版。

(20).《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洪敏麟編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年出版。

(21).《認識台北王氏大宗祠》王世燁王世銓編輯,財團法人王氏太原堂,2008年出版

(22).《桃園縣王姓宗親會98年度會員大會手冊》,2009年12月出版。

(23).《桃園縣太原堂王氏宗親會101年度會員大會手冊》,2012年11月出版。

(24).台北王氏大宗祠網址:

http://www.taipei-wang.org

(25).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網址

https://culture.gov.taipei

(26).台北霞海城隍廟網址

https://www.tpecitygod.org

作者: 王桂明 台中市王姓宗親會族譜顧問

閩王紀念館台灣官網    www.wang-tobeboss.com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