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文章
七遛八遛,不離虎糾!建造大師打造福建最強王者之城!

七遛八遛,不離虎糾!建造大師打造福建最強王者之城!

唐末年間,開閩三王率河南光、壽兩州五千義軍渡江南下入閩,史稱”十八姓將隨王,百家姓從軍”。而這「十八姓將」僅指約有十八姓的立功之將跟隨開閩三王,各揮所長為開閩、治閩砥礪奮進、鑄就輝煌。這十八姓將與百家姓官兵後裔後來由閩遷徙入台灣,所以兩岸本就是一家親。」十八姓將隨王「其中之一的孟威,為閩王王審知隨侍,作為」建造大師「更是將當時的福州城打造為全國首屈一指、氣勢恢宏的「王者之城」

古往今來,孟姓更是人才輩出,人文薈萃。古有」亞聖「孟子、今文《易》學孟氏學開創者孟喜,著名詩人孟浩然、孟雲卿、孟郊等;後有明清史學者孟森、教育家孟憲承、藥學家孟目的、中國矯形外科奠基人之一的孟繼懋等,真是不勝枚舉!

亞聖 · 孟子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孟子》一書,在漢代就被認為是輔翼「經書」的「傳」,和孔子的《論語》並列。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

民本思想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復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仁政學說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而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

 

山水田園派詩人 ·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生於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孟浩然亦被稱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第一人」,「興象」創作的先行者。

他的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的詩不事雕飾,佇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於寒儉枯瘠。他善於發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寫出一時真切的感受。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

 

建造大師 · 孟威


台灣清水蓬麓宮現供奉的開閩聖王像,在其左右兩邊分別供奉的是閩王的隨侍孟威和程斌

王審知早年由河南隨軍轉戰福建,孟威、程斌即隨侍在王審知身邊,均出身固始縣。孟威之父擅長土木建設,固始縣大型土木建設,包括修造城牆等皆由孟氏負責。程斌其祖上程重黎,為當時朝廷管治國地理山川。因此二人均擅長建築佈局及預算規劃,南下時二人便負責掌管庶務。

公元897年開始,躊躇滿志的閩王王審知命孟威、程斌二位專才負責,用六年的時間擴建了福州城。比起局促狹小的子城,擴建後的福州城規模驚人,是原先的七倍之廣。更為令人驚嘆的是,氣勢恢宏的福州城是用一塊塊精美堅固的磚石砌成的。這在當時十分少見,作為唐朝都城的長安城也只是土夯的城垣,城垣牆體包磚的情形更是晚至明代才在全國大範圍普及的。而尚被中原士子視為蠻夷之地的福建卻出現了這樣一座精美絕侖的城池,實在不得不令人贊嘆!

閩王新建的福州城有三個部分:羅城、南月城、北月城。其中羅城為其主體部分。羅城的北面將冶山括入城中,成為全城的制高點,南面則以安泰河為城濠。南月城包括了九仙(今於山)、烏石(今烏山)二山,九仙山在南月城之東部,烏石山在其西部。北月城的範圍為羅城以北至今華林路一帶。新城建成之後,北面之冶山和南面之於山、烏山三山鼎立城中,「三山」遂逐漸成為福州的別稱。

孟威後來又派為建州刺史,負責建築芝城(即今建歐市)。歷史記載的「孟威作東,程斌噌飯」典故,表示兩位與閩王王審知關係密切,進出府第是家常便飯。

公元925年5月閩王患病,自知不久於人世,召來昔日老友孟威、程斌等人,交代身後大事,請元老派輔佐其長子王延翰繼位,並表示待自已百年之後,孟威、程斌等功臣,配享吾祠。 所以因一句配享吾祠,閩王祠就有了孟威、程斌隨侍左右。

 

孟姓起源

商末周文王佔領河南魯山的古魯國,封與其子周公旦之長子伯禽,是為魯國。周武王滅商後,委派魯伯禽東徵商的盟國徐、奄17國,討平後,命伯禽長駐奄地,即今山東曲阜,魯國由河南魯山移封山東,成為春秋時東方強大的諸侯國。傳至魯桓公,已進入春秋中期,魯桓公的庶長子慶父,原為仲孫氏,後改為孟孫氏,其後裔有孟氏。

另外春秋時期的衛國,也曾出現過一支孟氏。衛國,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約在今天黃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帶。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衛靈公之兄孟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孟,這樣推溯起來,其始祖同樣是周文王。

換句話說,這兩支孟氏分別起源於山東和河南兩地;魯國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衛國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與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統統是一家。

 

孟氏圖騰

圖騰解析:孟是玄鳥族一支子姓的族稱。上部分是玄鳥殞卵生子,下部分代表接納的意思。孟字金文從子、從皿,好比一個小孩,降生在器皿里。

 

台灣地區孟姓人口數統計表

台灣地區各縣市孟姓人口數統計表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