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歷數台灣史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歷數台灣史

在遠古時代,台灣和大陸本來連在一起。後來由於地殼運動,相連結的部分陸地沈為海峽,台灣遂成海島。

從台灣島的考古發現來看,祖國大陸的文化在舊石器時代就已傳到台灣。台灣各地相繼發掘出土的石器、黑陶、彩陶和殷代兩翼式銅鏃等大量的文物證明,台灣的史前文化與祖國大陸同屬一脈。自有史籍記載以來,台灣的開拓、發展和疆域的完整統一,始終是與中華兒女的辛勤勞動和英勇捍衛分不開的。

01   舊石器時期

長濱文化

1968年3月,由台灣大學地質學系林朝榮教授調查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海蝕洞穴時發現。後經挖掘,出土一大批石器、石片、骨角器、魚骨、獸骨、糧食殘渣等3000多個器物。經鑒定,確認此處為台灣首次發現最古老的文化層,即舊石器文化層。歷史學家李濟博士將之命名為「長濱文化」。長濱文化屬於典型的礫石器文化,是經由中國華南傳進台灣的。以碳十四測定,長濱文化遠溯到1.5萬年前。此文化證明,在更新世末期前,台灣與大陸連接時,台灣就已成為大陸舊石器晚期人類的活動場所。

台東長濱文化遺址

02 新石器時期

台灣「原住民」的祖先:南島語族

一萬年前左右,冰河期結束,海水上升重新形成台灣海峽。約6000年前,一部分掌握了一定航海技術的大陸先民(據說屬於古越人),到達台灣,開啓了台灣的新石器時代。

大坌坑文化是台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集中分布在台灣北部淡水河下游沿岸和中南部沿海,東部沿海也有零星分布,其中以台北八里鄉大坌坑遺址和高雄林園鄉的鳳鼻頭遺址為典型。大坌坑人撈取魚類、獵取野獸、採集植物果實和種子等,並從事原始的農耕。很多學者認為, 大坌坑人是目前台灣」原住民」最早的島內祖先。

目前學界普遍認為大坌坑人約五六千年前從廣東福建來到台灣,帶來了農業(小米、水稻,台灣第一米)、養殖(台灣第一狗)、制陶技術(粗繩紋的紅衣陶器),在海邊從事漁耕狩獵。在四千多年前遷入菲律賓等地,帶去了農業和航海等技術,逐漸發展為今天的南島語族。

2001年兩岸考古學家在閩江口發現亮島人的兩具骨骸,分別距今8300年和7500年,與台灣」原住民」以及東南亞南島語族有著母系血緣的親緣關係,進一步證明瞭南島語族來自中國大陸東南。

中國將台灣」原住民」族群統稱為高山族,作為56個民族之一。

台灣新石器文化較為豐富,分布廣泛,在台北、台中、台南及台東等地均有所發現,典型者主要有大坌坑文化、風鼻頭文化、圓山文化、卑南文化、恆春史前文化、角洞文化與麒麟文化等遺址。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位於台東市。是台灣最主要的人類學與自然史博物館,更是第一座集合了博物館、考古遺址和自然生態公園的博物館,以台灣史前文化和台灣少數民族文化的文物收藏、研究與教育推廣為主。

大坌坑文化

03 三國時期

開發台灣的開始

台灣的早期開發,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融匯著我們民族的精神。在中國的史籍記載中,台灣在戰國時代稱為「島夷」,前後漢和三國時代稱「東鯤」、「夷洲」。

有古文獻記載的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中國大陸軍民東渡台,墾拓、經營台灣島。公元230年(三國吳黃龍二年),吳主孫權曾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1萬水軍渡海到達台灣。這是中國大陸居民利用先進的文化知識開發台灣的開始。吳人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中,就曾詳細記載了當時台灣的生產和生活形態。

04 隋唐時期

貿易往來 移民加劇

到了6世紀末、7世紀初的隋代,大陸和台灣的接觸增多。據載隋煬帝曾3次派人到台灣,「訪察異俗」,「慰撫」當地居民。是時,大陸和台灣已有貿易往來。此後由唐到宋的600年間,大陸沿海人民,特別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帶居民,為了躲避戰亂兵禍,紛紛流入澎湖或遷至台灣,從事墾拓。

05 宋朝時期

歷史上正式駐軍台灣

到南宋時期(公元1171年),汪大猷奉王室之命駐守台灣。當時的台灣非常落後,為了島上的人民能夠更好地生存,汪大猷駐守台灣期間就不斷地謀求台灣地發展,實行屯墾制度,並委派朝官建牙開府。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正式駐軍台灣。大陸和台灣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聯繫日漸頻繁。

06 元朝時期

歷史上正式管轄

相傳公元1280年(至元十七年)元世祖派兵征伐日本,遭遇颱風,官兵漂散,而夢見媽祖救眾,登陸平湖嶼(即澎湖嶼)。驚濤餘生,是媽祖的神佑,所以公元1281年(至元十八年)世祖封媽祖為「天妃」,立天妃宮。公元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海船副萬戶楊祥、禮部員外郎吳志鬥和珍部員外郎阮監到台灣「宣撫」。公元 1335年(後至元一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設「巡檢司」,管轄澎湖、台灣民政,隸屬福建泉州同安縣(今廈門)。這也是歷史上中國正式在台灣設立行政機構實行管轄。

澎湖天後宮,位於澎湖馬公鎮,是全台灣最古老的媽祖廟。中法戰爭、甲午海戰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發生於台灣海峽的若干戰役,都與之有所聯繫。

07 明朝時期——抗倭英雄沈有容

第一次從外賊手中收復台灣

15世紀以後,倭寇不斷騷擾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公元1602年,明朝大將軍沈有容(1557-1627)帶領軍隊來到台灣,明朝政府在澎湖增設「游擊」,「春秋汛守」;同時在基隆、淡水二港駐屯軍隊。殲滅了當時在台灣海峽一帶猖狂的倭寇,這也是歷史上中國第一次趕走外賊,收復台灣。沈有容後又於1604和1617年,分別擊退荷蘭侵略者和日本倭寇,三次保衛台灣。

08 荷蘭、西班牙殖民時期

明朝暗弱 紅毛入侵

16世紀中葉以後,美麗富饒的台灣成為西方殖民主義者凱覦的對象。西班牙、葡萄牙等列強相繼侵擾台灣,或掠奪資源,或進行宗教文化侵略,或直接出兵佔領。 17世紀初,荷蘭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霸權地位,來到東方,積極參加對殖民地的掠奪。它先後於1602年(明萬曆三十年)和1622年(明天啓二年)兩次侵佔澎湖。1624年(明天啓四年),明政府出兵將荷蘭殖民者逐出澎湖,俘獲荷軍主將,余眾逃往台灣南部,侵佔了大員(今台南市安平區)。兩年後,西班牙人又從呂宋入侵台灣,佔據了基隆和淡水一帶。1642年,荷蘭人奪取了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的據點,台灣自此淪為荷蘭的殖民地。

荷蘭殖民者盤踞台灣38年,先後在台灣修築城和普魯文遮堡(赤崁樓),作為進行殖民統治的中心。但其佔領區實際只有南部沿海有限的地區,以及北部的基隆、淡水兩港,而且它的統治一直是極不穩固的。荷蘭殖民者對台灣同胞進行殘酷的盤剝,不斷激起台灣人民的反荷鬥爭。

紅毛城,位於淡水,這座建築最早興建是在明崇禎元年(1628年),殖民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在這裡建造出「聖多明各城」,但後來聖多明各城遭到摧毀。到了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各城原址附近重建該城,並命名為「安東尼堡」。而由於當時漢人稱呼荷蘭人為紅毛,因此這個城就被他們稱作「紅毛城」。

紅毛城領事官邸內的陳設,紅毛城古蹟區包含紅毛城主堡、前英國領事官邸以及清治時期所建造的南門。紅毛城被視為中國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是一座象徵著淡水歷史文化變遷的指標性建築。

赤崁樓,位於台南,前身為1653年荷蘭人據台時期興建的歐式建築普羅民遮城(亦稱省城、攝政城、紅毛樓、在地人叫「番仔樓」),曾為全島統治中心。「赤崁夕照」是當時著名的台灣八景之一。

09 明鄭時期(1662-1683)

鄭成功收復台灣

17世紀20年代明末,大陸居民開始大規模移居台灣,給台灣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以極大的推動。其時,福建人顏思齊、鄭芝龍為率領閩粵居民遷居台灣,一面從事農耕、貿易,「使墾荒食力」,各地逐漸形成了許多村落。一面組織武裝力量抗御倭寇和荷蘭人的侵擾。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農歷四月二十一日,鄭成功留下部分兵力守衛廈門、金門,親自率領2.5萬名將士及數百艘戰船,從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向台灣進軍。農歷四月二十九日,鄭軍在台南鹿耳門內禾寮港登陸,在台灣同胞的積極支援下,與荷軍展開多次激戰,最後將荷蘭殖民總督和殘敵圍困在熱蘭遮城內。

鄭成功在致荷蘭殖民總督揆一的「諭降書」中嚴正指出:「然台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在圍城9個月之後,荷蘭殖民總督於1662年(清康熙元年)農歷二月一日不得不簽字投降。自此,中國人民收回了被荷蘭殖民者侵佔的台灣寶島。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廢除荷人的殖民制度。改赤崁樓為承天府,置二縣,設安撫司於澎湖,戍以重兵,總稱台灣為東都。為紀念故土,改稱熱蘭遮城堡為安平鎮。同時實行屯田政策,令數萬軍眷隨軍赴各地大肆墾荒,在台灣南部和西部的彰化、雲林、新竹等地形成一大批村鎮。

鄭成功收復台灣不久,即不幸於1662年農歷五月八日染病身亡,時年僅39歲。爾後,其子鄭經,孫鄭克爽前後治理台灣22年。鄭氏祖孫三代治理台灣,獎勵制糖、制鹽,興辦工商業,發展貿易,開辦學堂,改進高山族的農業生產方式。這些措施,推動了台灣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這在台灣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開發和發展時期,史稱「明鄭時代」。

安平古堡,位於台南市,乃荷蘭人據台時期,為拓展遠東貿易所辟建,故又名「紅毛城」或「番仔城」,為台灣最早的一座城堡。歷經荷據、明鄭、清領、日據,是台灣第一座城堡,見證了台灣三百多年來的一頁滄桑史。

台南孔子廟,建於明朝永歷19年(1665年),是目前台灣島上歷史最悠久,建築群最壯觀的孔廟,也是全台唯一有泮宮石坊的文廟。同時,它也是清末之前官辦的最高學府,故有「全台首學」之稱。

大天后宮,位於台南。台灣最早的官建媽祖廟,俗稱台南媽祖廟,初建於明永歷18年(1664年),原為明鄭時期寧靖王朱術桂的府邸。是台灣僅存的明朝官家建物,雖經歷次翻修,仍可見當年恢宏格局。

祀典武廟,是台南最古老的武廟。屬國家一級古蹟。又稱關帝廟,建於明鄭時期,現貌系清康熙末年修繕,為本省武聖關公的信仰中心。廟分三進,以建築雕刻細膩精緻為主要特色。

10 清朝時期

統一台灣 官民一體 共抗外敵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派軍進攻台灣,鄭克爽率眾歸順。自此台灣在清政府直接統治之下。

1683年,清政府統一台灣之後,翌年在台灣設1府3縣,隸屬福建省。台灣重新納入中國中央政府的統一管轄之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與大陸的聯繫更加密切了,成為國家統一整體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清政府治理台灣的200餘年間,台灣的經濟得到迅猛的發展。

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後,出現了大陸居民再度大規模移居台灣的高潮,到1811年(清嘉慶十六年),不包括山地的高山族同胞,台灣居民已超過 200萬人,較鄭氏父子治台時增加近10倍。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清政府陸續在台灣增設行政機構。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將台灣建為行省,派劉銘傳為第一任巡撫。劉銘傳廣招福建、廣東等地居民遷台,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先後設立撫墾總局、電報總局、鐵路總局、軍械局、通商局、礦油局、伐木局等機構;修築炮台,整頓防務;架設電線,創辦郵電;鋪鐵路,開礦山,造商輪,發展工商業;興建中西學堂,發展文化教育等。其中有些建設項目,在當時全國尚屬創舉。例如台灣鐵路不但是全國最早的鐵路之一,而且是中國自己集資修成。

台灣同胞富有高度的民族愛國精神。他們同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抵御外患,進行了英勇的鬥爭。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起,台灣和大陸邊沿各省份成為我國反帝鬥爭的最前線,直接承擔著中華民族的憂患。在鴉片戰爭期間,台灣同胞動員組織了人數2倍於當地戍兵的抗英民團,並捐資輸銀,共赴國難。他們和官兵一道擊退了入侵的英軍,粉碎了敵人試圖侵佔台灣的陰謀,贏得了抗英鬥爭的勝利。當時台灣兵備道姚瑩在其《奉逮入都別劉中丞書》中寫道:「台灣擐甲之土,不懈於登陴,好義之民,咸奮於殺敵……卒得保守岩疆,而獲安,未煩內地一珍一矢者,皆賴文武士民之力也」。鴉片戰爭之後,台灣同胞還先後擊退了美國、法國和日本的多次入侵。

西嶼東台,位於澎湖,又稱作東台古堡、西嶼東炮台,是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的清代軍事遺址。

西嶼西台,位於澎湖,又稱作西嶼古堡、西嶼西炮台,是清代軍事遺址,同時也是澎湖現存最完整和最大規模的古炮台。

億載金城,位在台南市安平區南端,俗稱大炮台,是清末為加強海防而築的工事之一。它是中國台灣第一座現代化西洋式炮台,也是全台第一座配備18000公斤英國阿姆斯壯大炮的炮台。它形制完備,規模宏大,在中國台灣炮台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開創性地位。

二沙灣炮台正門,位於基隆,是當地最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蹟之一,又名海門天險,採用中國傳統城門築法,曾在鴉片戰爭、中法戰爭、清末割台戰爭中發揮作用。現在雖無軍事用途,但因此處可以俯瞰基隆港的外港及一部分內港而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

二沙灣東炮台

台北府城(北門承恩門),位於台北市忠孝西路、博愛路、延平南北路交會處的北門,是清代台北府城唯一被完整保留的城門遺跡。北門因面朝北極星,承接皇恩,故名承恩門。

鳳山縣舊城東門,鳳山縣舊城(包括東門、南門、北門、鎮福社、拱辰井),位於高雄左營區,是清朝政府統治台灣後鳳山縣第一處縣城所在,也是台灣第一座土造城牆所在。鳳山縣舊城如今只留下東門、南門、北門及部分城牆遺構。

彰化孔子廟,清朝初年, 這裡是台灣學宮體制最完整的學府,台灣四大書院之一的白沙書院即設於此。因此,這座孔子廟也是台灣中部文教發展之重要象徵。

鹿港龍山寺,位於彰化鹿港,是聞名全台的重要廟宇,一度號稱「台灣紫禁城」,與台北艋舺龍山寺同名。初建於清順治十年(1653年),後經清代名師多次修整和重建,完整保持了清初寺廟建築的風貌。建築前後三進院落各不相同,但都玲瓏浮出,鬚眉畢現,為台灣石刻藝術之珍品,具有「台灣藝術殿堂」的美稱。

鹿港龍山寺拜殿

打狗英國領事館,位於高雄市鼓山區,建立於1866年(同治五年),是當時英國領事館官邸,為領事居住及接待使節賓客的重要場所,是清朝時期外國人在台灣修建的第一座領事館。

11 日據五十年時期(1895-1945)

台灣被無情掠奪的悲慘歷史

早在16至17世紀,日本就曾數次出兵窺伺台灣。19世紀後半葉,日本經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力圖躋身列強,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 1894年它發動了中日戰爭(甲午之戰),翌年3月攻佔澎湖。腐敗的清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台灣從而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開始了長達50年的日據時期。

日本佔據台灣後,在台北設有總督府,作為統治台灣的最高機構。並在各地建立鄉鎮公所,實行警察、保甲制度,對台灣實施殖民統治和「皇民化」教育。從1895年台灣淪失,到1945年重新光復的整整半個世紀中,不堪忍受亡國奴生活的台灣同胞,為了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保疆衛國,光復失地,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期的、不屈不撓的英勇鬥爭,從而在中國人民抗戰史上譜寫了光輝而壯麗的篇章。

台北「總統府」,位於台北市博愛特區,在台灣日據時期啓用,當時做為台灣「總督府」辦公廳捨之用,建築風格為巴洛克式建築。於1919年完工以後,就一直是台灣地區的政權中心。

少帥禪園,位於台北市北投山腳的林蔭間,曾是日據時期士紳名流宴會泡湯之處。後來因「西安事變」後張學良夫婦被蔣介石幽禁於此而聞名,近年經過重新整修改建成景觀餐廳「少帥禪園」,成為遊客賞景、用餐、泡湯的觀光勝地。

阿里山被日本侵略者砍伐的神木,阿里山位於台灣省嘉義市,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也是台灣省的著名旅遊風景區。

日本侵略者建造的運輸阿里山神木的小火車

阿里山盛產台灣紅檜和扁柏。日本從學界到民間都對台灣紅檜的發現極為關注和興奮,這不僅因為台灣紅檜和台灣扁柏的木材致密、散髮著令人愉悅的香氣,更有他們強烈的需求——日本本土的花柏和扁柏,因為芳香氣味和木材美麗的紋理,常用作建造神社、宮殿與宅邸的高級木材,但日本本土的花柏與扁柏歷經數千年採伐早已幾近枯竭,阿里山上這片廣袤的紅檜和扁柏,在殖民者眼中堪比無盡的財富。1911年日本將「阿里山森林鐵路」延伸到了靠近紅檜純林的奮起湖。一年之後,「阿里山森林鐵路」全線通車,以工業化的高效率將巨大的紅檜和台灣扁柏紛紛伐倒,運出了台灣,那片紅檜林也就不復存在了。多數原住民們對紅檜的採伐極其痛恨,他們使用過各種手段絕望地對抗殖民者。

12 日據時期台灣的抗日鬥爭

辛亥革命(1911)的火苗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1918)的抗日鬥爭

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台灣同胞也不斷地舉行愛國武裝起義,反對日本的殖民統治。著名的有:1907年新竹的北埔起義;1912年南投的林圮埔起義;1913年的苗栗起義;1915年台南的西來庵起義等。

其中苗栗起義是辛亥革命直接影響下較大的一次愛國抗日鬥爭。領導人羅福星是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派赴台灣的人員之一。羅以其家鄉苗栗為據點,建立中國革命黨台灣支部,在台北、基隆、桃園、台南等地發展組織,宣傳革命,籌劃起義。他們以台南西來庵等處為據點,訓練骨幹,籌劃起義,號召全省同胞「奮勇爭先,盡忠報國,恢復台灣」。參加者遍及台北、台中、南投、嘉義、屏東等地。因事機為日警獲悉,余、江等率千餘人臨時舉事,血戰七晝夜。在這次起義被捕者達四五千人,其中1210人被起訴。羅福星等221人被判處死刑,引起了世界震驚。

五四運動(1919)的浪潮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抗日鬥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俄國十月革命和祖國大陸的民族革命運動的巨大潮流影響下,台灣同胞進一步掀起了有組織的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並和祖國的革命鬥爭密切相聯繫,成為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重要一環。

在台灣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形勢鼓舞下,居住在台中濁水溪上游霧社的高山族同胞,因不堪日寇的奴役和壓迫,於1930年10月27日舉行武裝暴動。這就是震憾中外的霧社起義。他們在搗毀十幾處日寇警察分所之後,退入深山,同6000多名日本軍警激戰20余天。許多高山族婦女,為激勵丈夫殺敵而無後顧之憂,集體跳下懸崖。最後高山族同胞彈盡糧絕,起義領袖等自戕以殉。

高漲的民族民主運動猛烈地衝擊著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1931年夏,日本殖民統治者對台灣同胞開始全面大鎮壓,實行白色恐怖。無數台灣同胞、愛國進步人士被囚人鐵牢,慘遭迫害。但是,台灣人民並沒有被法西斯暴行所征服,他們繼續進行各種形式的鬥爭,直到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台北忠烈祠,位於台北員山公園內,是台灣地區行政當局祭奠戰爭中捐軀的將士和官兵的場所。員山公園內的忠烈祠原本是日據時代的神社遺址,面積約12坪左右。供奉抗日烈士,八二三炮戰陣亡戰士等。

13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後 

日軍投降,台灣回歸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共同簽署的《開羅宣言》中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後又有蘇聯參加簽署的《波茨坦公告》中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條款,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的艱苦抗戰,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終於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敗了日本侵略者,使台灣重新回歸祖國的懷抱,結束了台灣同胞蒙受日本帝國主義奴役的屈辱歷史。同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台北舉行台灣省日軍受降儀式。會後台灣省行政長官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所屬的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於中國主權之下。台灣全省同胞欣喜若狂,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祭告祖先,通宵歡飲。台北市各界民眾數萬人舉行環市大遊行,歡呼回到祖國的懷抱,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後,全國人民渴望和平,實現民主,建設獨立、自主和富強的新中國;但是卻開始了全國規模的內戰。1949年10月1日,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宣告誕生。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鄉 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一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老先生的《鄉愁》道盡對祖國和故鄉的思念之情,也體現了他希望祖國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這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民族復興、國家強盛,兩岸中國人才能過上富足美好的生活。新時代是中華民族大發展大作為的時代,也是兩岸同胞大發展大作為的時代。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發佈留言